![]() 郑伯达在查看小番茄长势 “你看,这株小番茄已经挂果了,还蛮多的。再过半个月,就可以采摘了。”初冬时节,笔者走进漳浦台创园的台青创业基地,在温室大棚内,郑伯达指着眼前的番茄果欣喜地介绍。 今年42岁的郑伯达祖籍漳浦赤湖,如今又成为漳浦人的女婿。由于常年往来漳台两地,他一直寻思着在大陆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在朋友的引荐下,郑伯达今年入驻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并注册了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往离土栽培方向深入探究。 在4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郑伯达示意来访者仔细查看小苗的根部,介绍说,这种刚刚试种的小番茄,是由一个个美植袋独立栽培而成的。“这就是离土栽培,它能避免植株间因得病而互相传染,同时做到肥水可控、病菌可控。”郑伯达说道。 据介绍,离土栽培在台湾起步较早,经多年发展,技术相对成熟,不过在大陆还少有人问津。他希望将这一技术移植到这里,通过引进台湾现有的高优果蔬,培育出绿色健康的食品,未来还可以和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进行嫁接,做成一篇“大文章”。 “如今有越来越多人喜欢在自家阳台种瓜果蔬菜,离土栽培刚好契合这种需求。”郑伯达说,客户可以将培育好的果苗拿回家中继续种植,也可以直接将一年内想吃的瓜果蔬菜罗列出来,通过线上进行下单,他们接到菜单后,会有序安排种植,这样既保障产品有销路,也可以确保客户能如期收到满意的产品。谈起未来公司的发展蓝图,郑伯达信心满满。 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优惠措施出台,在漳浦台创园,像郑伯达一样跨海而来的台青不在少数,他们既带来了台湾先进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同时,也充分利用漳浦广阔的土地、富足的劳动力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优势资源,进行互补发展,不断壮大现代农业新版图。 “目前,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已集聚8家台青企业,入驻台青37人。”漳浦台创园管委会主任林建国介绍,为打造“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精心筹备,采用“妈妈式”服务为台青在漳浦创业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除了提供一站式服务,还积极为创业的台青提供项目补助、优惠政策、创业辅导等,激发台青的创业热情,助力园区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洪锦城 陈启民 文/图 要闻部 责任编辑/杨 奕 林思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