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讯(林淑惠 何智平)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是西红柿收成的季节,今年受到冬季低温天气影响,一些果蔬基地的小番茄受到了不小影响。在种植户0林木火的露天农田里,本该挂着又红又大的西红柿树藤又黄又枯,还未成熟的西红柿纷纷落地。田隙间,也已是一地掉落腐坏的西红柿。 和露天农田的破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棚中小番茄的喜人长势。有着多年西红柿种植经验的林木火告诉记者,小番茄一亩投资成本在1000多元,9月开始种,11月采收,产量是一亩10000斤左右。受近期霜降等低温天气影响,露天种植的农田损失较大,收获量在五成左右。得益于大棚的保温性能,小番茄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很小,预计将迎来丰收。 近年来,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许多果蔬种植地进行了土壤改良,并搭建大棚、修建排灌渠、完善购置抽水泵等农用设备,大大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同时,农业部门还指导种植户实施品质和品种“差异化”战略,因地因时制宜种植青椒、番薯等多种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精细化种植。林木火相信,熬过今年冬天,来年的农场将会是一片生机盎然,果实挂满枝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