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home  >  县域直通车  >  县域直通车——漳浦

漳浦:全力打造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的“金漳浦”

您当前的位置 : home    2021-03-06 09:21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突出强工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突出抓生态持续提升环境质量

  ●突出高标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补短板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核心提示

  3月4日,市委书记邵玉龙带队到漳浦调研,对漳浦在现代产业发展,城乡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漳浦全县上下备受鼓舞,于3月5日上午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动现代产业做大做强,表里如一做优做美城乡环境,全力打造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的“金漳浦”,为富美新漳州建设多作贡献。

  突出强工业 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春风拂面,新绿初绽。

  3月5日上午8点,在旧镇工业园,台玻公司500多名工人已经就位,日产70000平方米玻璃的深加工生产线正在马不停蹄地运转开来。据了解,去年,台玻公司与中国建材凯盛科技实现战略合作,投资2亿元进行了技术改造,预计今年产值最高可达10亿元、创税1亿元。这种淘汰落后产能、精准实施技改,积极向先进技术要效益的项目,比新落地项目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快。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再出发’的要求,坚持不懈‘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推动全县工业做大做强。”新春伊始,漳浦县委主要领导表示,今年一方面将倾力建强工业园区,充分借势古雷,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园前期论证、选址工作,同时,统筹优化“一区四园”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探索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园区活力。

  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升级,通过鼓励引导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进一步突出龙头带动,加快推进北水南调、热电联产、将军澳作业区及配套项目建设,全力服务联盛、明阳等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技术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强化要素保障,继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措施,毫不放松地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

  突出抓生态 持续提升环境质量

  “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实际行动守护漳浦的绿水青山。”自2019年7月以来,漳浦县牢记典型案例通报的教训,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之际抓整改。今年,漳浦将聚焦督察整改,巩固提升矿山整治成效,对还未完成整改的石板材加工场,将加速推进扫尾,确保整治到位。对市级层面通报的未完成信访件、未完成整改的点位,也将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整改到底到位。

  同时,漳浦将突破重点问题,盯紧各领域、各行业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建档立卡、落实责任、精准治理。特别是推动后港大桥国控断面水质达标,加快实施绥东溪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推动金浦教育园区污水处理站全面投入运行,推进漳浦县西北片区村镇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切实提升鹿溪流域水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海上非法采砂洗砂、企业生产乱排偷排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继续深化污染源头动态排查和监测,更加深入地开展源头排查工作,健全污染源大数据库,并按照“一问题一方案一挂钩领导”的整治要求,迅速落实整改,并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的管理约定,加快完善网格化监管机制,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监管体系,促进企业规范化生产。

  突出高标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投入400多万元,共拆除猪圈90座、鸡鸭牛羊舍36座、旧房屋和简易搭盖200多座;投入185万元修建铁匠文化园;发动群众做好“门前三包”,由村委会统一规划菜园种植区域和休闲娱乐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如路灯、运动器械等;投入40多万元实施裸房整治工程,实现裸房穿新衣,旧貌换新颜……

  这一组数据反映的正是漳浦县深土镇近院村近年来的美丽嬗变。事实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漳浦各地正乘着春风,牢牢把握重点环节,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提高乡村振兴水平。

  去年以来,漳浦紧紧围绕市委关于现代农业“六化”要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品牌,培育更多具有法人地位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增产增收。下一步,漳浦将建好建强2个省级特色乡镇、18个试点村和77个示范村,扎实推进3条乡村振兴路线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漳浦样板;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按照“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

  突出补短板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3月5日清晨6点半,天气还冷,在天福文化产业园的医养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300多名工人整装上阵,加快打造集医疗、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养生养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医养结合综合医院。

  今年,漳浦将持续聚焦群众期盼,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发展更有质量、群众更有获得感。一方面坚持抓疫情防控,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底线,守好重要关口、管好重点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严厉打击偷私渡行为,落实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提高核酸检测应急能力,确保形成有效闭环。一方面持续补民生短板,特别是用心用力办好总投资14.5亿元的民生十件实事,紧盯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突出问题短板,推进实施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乡镇卫生院改造等民生项目,加快朝阳水库、文体中心、农村污水管网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戴贵盛 洪锦城)

责任编辑:王斯锥 方一凡 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