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原创

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改革先锋许海峰点赞漳州——人有情义 城有变化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2020-12-13 17:02  来源: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砰……”,一声枪响,余音绕山间。

  “接近10环”,报数一出,在长泰漂流射击场,围观者欢呼称赞,“好厉害啊”。射击手许海峰对结果并不满意,表情略显严肃,但回头看到老师、同学的笑脸,随即以微笑回应。这是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改革先锋”许海峰和小学同学于12月9日相聚庆祝毕业50周年时的一幕。

许海峰进行射击

  故人情意深 千里迢迢相聚

  1957年建军节,一位男孩在漳州龙海出生,名为许建军。往后15年,他在这座小县城度过了人生的初始阶段。1972年,许建军随家人回祖籍安徽后,改名许海峰。1984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拿到了中国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实现中国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拿到奥运金牌后,许海峰在心中默默播下了一颗愿望的种子——找到小学的启蒙老师梁茶美。“我拿到冠军的时候,内心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找到我的小学老师。”回想寻找过程的曲折,许海峰不禁感慨,“找了十几年才找到!”

许海峰与老师、同学合影

许海峰与小学老师合影

许海峰在同学会红领巾上签名

  2008年9月22日,闽南日报社记者在得知许海峰将要回漳州参加母校龙海实验小学百年校庆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和许海峰取得联系,了解到许海峰盼望能和当年的老师、同学们欢聚的心愿后,闽南日报社精心策划了“我们一起寻觅”栏目,通过漳州主流媒体的力量,找寻许海峰的老师与同学,帮助许海峰“圆梦”。寻人活动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很多读者提供了线索,当年的老师、同学们纷纷建立了联系,并翘首以待。10月21日,校庆当天,许海峰终于与阔别36年的小学老师、同学30多人在龙海实验小学重逢。“这个活动做完了以后,后来同学聚会和同学之间交流就增加了。”许海峰表示。2017年,许海峰也曾经应邀来漳州与部分老师、同学相聚。今年恰逢小学毕业50周年,当年的老师、同学近期积极张罗起这场聚会时,许海峰得知后也是非常开心地期待参与,“一般都是中学、大学同学聚会多,像我这样小学毕业50年聚会的真的很少见”。

  “一想到大家要见面,很期待,心情也很激动啊”,当记者问起这次梁茶美、林国华等老师和许海峰相聚的心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平时挺安静的”谈起过往,同学李金兰仿佛重新看到当年那个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的小男孩。12月8日,许海峰抵达厦门机场,吴亚成等同学已经早早去为许海峰接机。

  故乡变化大 道路四通八达

  漳州城市面貌的巨大改变,许海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基础设施建设。

  “以前从龙海到厦门没有直达的路,开车得往西溪方向绕一大圈。所以过去我们去厦门的时候都是坐船。现在开车从厦门到龙海,不到一个半个小时就到了。以前从龙海县里到颜厝,得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现在几分钟就到了。整个路网发展非常快。”许海峰说道。

  许海峰还回忆起2008年回龙海看到老房子时的趣事,“感觉小时候从家里到学校上学要走20多分钟的路,如今只要4分钟。记忆中故乡的桥又宽又长,再看时河道其实只有3米宽。”许海峰还说,“我小时候常去的一座山,周边都是平房,感觉山非常高,2008年回去时住的旅馆刚好对着这座山,发现山跟房子才差不多高”说到这里,许海峰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如今,退休后的许海峰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他告诉记者,“青少年的视力问题现在非常突出,我现在做的最多的是青少年眼睛健康的宣传工作。”许海峰对漳州青少年的眼睛健康也尤为关心,他建议大家要多在阳光下进行户外运动,拥有健康体魄,多爱护自己的眼睛,享受美好生活。

  采访的最后,许海峰还和家乡人分享了他的一点成功经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机会也是有限的,一个人要做成事,一定要分析清楚,要么不做,一旦决定做了,那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它。(记者 郑来珍 沈小琴/文  郭涛 叶果/视频 通讯员 陈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