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漳州要闻

市“两院”工作报告亮点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2021-01-14 09:00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洪晓琳  洪晓琳
字体:【

   市中级人民法院>>>

  1月1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罗雄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披露,去年全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87595件,比上年下降1.6%,审判执行质效走在全省前列,其中结案率97.4%、民商事案件调解率31.8%,连续四年全省法院第一。

  市人民检察院>>>

  1月13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秀强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披露,去年,全市两级检察院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154件3028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5387件7413人。

  

  2020年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办结涉疫情案件144件,芗城法院妥善执结涉武汉企业买卖合同纠纷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十大典型案例”;率先全省对破产管理人进行分级评价、完善破产简化审理机制;成立福建法院涉台司法研究(漳州)中心。

  ●护航生态文明,全国首创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得到最高法院肯定并推广;拓展“多层修复、立体保护”体系,“增殖放流”等五项生态修复模式入选全省“十种修复模式”;获推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促进依法行政,强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审结行政诉讼案件83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4.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持续平安漳州建设,审结刑事案件6855件;审结一、二审涉黑恶案件82件,实现案件100%清结,被推荐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持续民生司法保障,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广云霄法院24小时自助立案,诉讼服务质效评估综合得分全省第一。

  ●持续推进执行工作,推动实现市县两级不动产全域全网司法查控;建立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008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11.3亿元。

  ●加强审判运行机制改革,实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机制;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案件平均审理天数45.1天,比全省均值少10.3天;实施精品工程做法被省法院推广。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开通各县(市、区)看守所多方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司法服务“线上+线下”双轨融合;推进阳光司法,裁判文书上网56902份,庭审直播、专项执行网络直播15951场,累计观看721.3万人次。

  ●注重素能提升不放松,市中院、长泰、云霄法院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陈少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黄志雄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龙文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全市法院27个集体、16人次被推荐国家级、省级表彰。

  2020年工作——

  ●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批捕涉疫犯罪46人、起诉67人;服务“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落实好16条服务措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履职护企,起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221人,办理涉企刑事、民事检察监督案件40件;注重少捕慎诉;完善特约检企联络员、走访、普法等机制;推行涉台检察“四员”机制。

  ●决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来共起诉涉黑犯罪11案179人、涉恶犯罪87案652人;推进“打伞破网”,深化“打财断血”;获评全省、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与相关部门建立反洗钱、缉私等协作机制,为金融安全护航;紧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为脱贫攻坚助力;开展守护海洋等专项监督,深化生态修复,为花样漳州添彩。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依法惩治“黄赌毒、盗抢骗”等多发性犯罪,大力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推行公开听证工作。

  ●用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深化“春蕾安全员”机制,加强对安全困境儿童的保护,该机制被省检察院、省民政厅、省妇联推广;联合教育部门和团委共建“校园青春护航信箱”,织密校园法治保护网;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水仙花”团队获评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标兵。

  ●深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监督,立案公益诉讼案件342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2件,法院已审结并判决支持11件。

  ●依法履行反腐职能,加强与监委配合,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衔接机制,受理监委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犯罪案件25人,已起诉16人;依法履行刑事诉讼法赋予的检察机关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职能。

  ●抓实政治建设,开展“检察业务·党建品牌建设年”活动,“每周一课”学习品牌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创新100例。

  ●全市检察机关共有16个集体、40人次获省级以上表彰,其中7个集体、17人次获国家级表彰。市检察院蝉联全国文明单位。

  2021年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高站位服务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大司法供给,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类型化修复模式;持续优化涉台审判工作。

  ●坚持高效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持续加强诉源治理,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省级示范点。

  ●坚持高品质依法维护民生权益,贯彻实施民法典,并做好相关司法解释衔接适用;依法审慎适用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健全完善执行长效机制。

  ●坚持高起点改革创新赋能发展,鼓励基层在司法理念、制度、机制、平台、管理等首创探索;完善类案统一法律适用机制;推进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

  ●坚持高素质打造过硬法院队伍,持续开展新思想学实深化行动;深化精品工程建设,全战线全覆盖培训;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推动法院政治生态、司法生态、院风院貌持续向好。

  ⊙记者 刘铭明 整理

  2021年抓实“五大要点”——

  ●要以更高站位服务高质量发展超越,围绕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部署和我市“十四五”规划,做好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

  ●要以更大力度投入平安漳州建设,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类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

  ●要以更实监督投入全面依法治市,做优刑事检察,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认真执行民法典,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深化虚假诉讼、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专项监督;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要以更优举措体现检察为民,依法严惩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犯罪;持续深入抓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公开听证等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要以更高标准建设检察队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记者 刘铭明

  通讯员 张淑芬 整理

  责任编辑/陈岩 蔡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