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正在制作新年电子贺卡 见面拜年,是我们每逢过年时的传统习俗。如今,减少聚会是防控疫情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拜年不减年味?网络拜年成了广大网友的热门之选。 不知不觉间,春节的脚步已渐渐近了——学生们开始陆续放假,各大商场的装饰洋溢着过年的喜庆,互联网上的过年气氛也热闹起来了。 电子贺卡寄相思 “牛转乾坤行大运,金牛送福财运通。”1月24日,市民周女士正坐在电脑前编辑着新年电子贺卡上的祝福语。周女士是市区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老家东北,是许许多多留漳“就地过年”人们中的一员。 同无数在外的游子一样,周女士的心中挂念着远方的家人朋友,但疫情使她停下了回家的脚步。她认为,春运增加疫情传播危险,加上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这个时候真的不能盲目返乡。周女士说:“今年想尝试做个微信电子贺卡发给父母和亲朋好友,别样的年味吧。” 除此之外,周女士还学了一些闽南的家常菜打算在除夕夜上通过视频给父母“露一手”,一起“隔空”吃年夜饭,共迎新春。 网购送礼表情意 就读于闽南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李同学,今年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在自己租的小公寓里准备考研。李同学表示,“今年的考研试题比较难,感觉自己考得不是很好,可能要二战,下学期开始要忙着毕业设计,时间不是很充裕,所以打算留在学校附近安心复习。”对于这个决定,李同学的父母表示非常支持。 李同学坦言,“就地过年”,既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避免一些亲戚们“过度热情”的问候所带来的一些“小尴尬”。“我最近正在网上精心挑选,打算给家里人买点他们爱吃的蜜饯、坚果这类的零食礼包寄回去。”李同学还说,听说微信近期还将推出一些直播的小功能,到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他还笑说,小时候都是父母“唠叨”自己,现在换成自己时不时要向父母“唠叨”:出门戴口罩,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不要总想着到处串门…… 见屏如面“云聚会” “今年新年聚会还是不办了,过年的时候同大家视频上聊一聊就好了。”家住天利仁和小区的市民老张在家人劝说下终于松了口,和家人商量过年不像以往邀请一大群亲戚朋友聚餐共迎新年。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身为一个很重视传统习俗的漳州人,老张也不再执拗于遵循传统,更为家人的健康负责。老张打开微信的视频通话,还不忘给自己加个特效,“过年就打算用它来拜年了,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做‘云聚会’,更安全更放松。” 关于网络拜年的“新姿势”,网友们也纷纷出谋献策。网友“薄暮霜岚”已经有了计划,“过年的时候准备在抖音开个直播,分享一下自己的身边事和当地的风俗民情,同亲戚朋友们还有网友们一起聊天。”网友“枇杷儿”对过年很期待,“今年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我要通过打视频电话和家里人比赛包饺子!”网友“桃桃满怀”则表示,“准备拍一些vlog,剪个小视频给爸妈拜年。” ☉本报记者张昊填文/图 责任编辑/刘贞 罗蓉芳 郑来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