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秋,我从福建林校毕业。分配到东山岛工作。当时,我看到岛上荒山秃岭、飞沙弥漫的情景,确实令人心寒,思想情绪有些波动。有一天,林业科副科长吴志成突然告诉我说,小林,县委已下定决心要治理风沙,绿化大地,摆脱东山岛穷困落后的面貌。明天,谷书记要同我们一起勘察全县风沙走向、沙丘分布,为制订封沙造林方案提供资料数据。听到这消息,我心里暗暗地琢磨着,这回我可为封沙造林做贡献了。
第二天,天气乍寒,北风呼啸。清早,谷书记已来到林业科等待我们。片刻之间,参加勘察的人员亦都到齐。在谷书记的率领下,直奔亲营口,沿着飞沙流向,对一座座沙丘进行测绘。这时,已是腊月寒冬,风大、沙猛,要测绘一座沙丘,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我不时望望谷书记,看到他被凛冽的风沙扑打得脸发紫红,两眼有时涔出眼水。他年纪大,无所畏惧,斗志昂扬,有时,还走到队伍前头,首先登上沙丘顶端。他口渴了,只有沾沾挂在身上行军壶里的冷水;饿了,就和我们从亲营山口往南勘测到宫前、澳角;往北勘测到铜陵南门湾上,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占地面积,详细记录下来,绘在图上,记在心里。他这种一心一意为人民治理风沙的革命精神,时时鼓舞着我们,紧跟着他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前进。这样,整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全县风口、沙丘勘测的清清楚楚,写成材料,为制订封沙造林方案提供参考。
谷书记对封沙造林虽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但他从来不搞“一言堂”。在制订方案时,他发动群众提建议,特别对老农和技术员的意见,更是认真地倾听,细心地琢磨。他认为老农对当地自然灾害的规律了解比较全面。技术员有科学知识,两者互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比较符合客观规律。记得:一九五七年冬末,他集中老农和林业技术员在白埕村召开“诸葛亮”会议,听取大家对治理风沙的意见。那时,白埕村几个老农提出筑堤挡沙的建议.可是我和吴志成等几个业务干部,根据日本海岸沙地的治理措施和我国西北兰州等地固沙的做法,提出‘筑堤种草造林一齐上”的意见。谷书记冷静地听取各方的说法,心里却在丈量,一方面鼓励我们继续查阅资料,写出可行性报告;一方面发动老农多提宝贵意见,以便用最佳的方法治理风沙。经过上下几次反复的讨论,集思广益,最后制订出“筑堤挡沙、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标本兼治的方案。
一九五八年春,县委根据既定方案,向全县人民发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三年绿化全东山”的封沙固土绿化战斗号召。久受风沙灾害的东山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斗志昂扬,积极响应,踊跃投入这场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的战斗。那时,男女老少齐动员,日以继夜地搬沙筑堤、挑土压沙、洒水种树,车来人往,汇成一股人流。这时,我们的谷书记身腰扎着一条汗巾,肩上挑着一担畚箕,矫健地夹在人群之中,以无声而有声,带动着全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封沙绿化的壮丽图景。当时,我是技术员,深受谷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激励,亦愿将所学的知识用在这沙滩之上。可是,老天偏偏不从人愿,当年出现倒春寒,所种的树苗不是一天天转翠,而是一天天枯黄,结果成片枯死,只有九株木麻黄青翠摇曳地挺拔在风沙之中。我心如火焦,痛苦至极,害怕是指导不当,辜负全县人民一片苦心, 降低造林思想情绪,尤其是听到一些冷讽热嘲,更使我难以忍受,整夜辗转床第, 难以入寐。我含着眼泪向谷书记汇报种下的树苗成片枯死的情况,并带他到沙滩上观察成活的九株木麻黄,他象慈母爱抚婴孩一样,看了看,摩了摩,满脸笑容地对我说;“小林,群众干劲很大,种死了树大家会很难过,但是,你也不要馁志松劲,我们不是还有这长得青翠的九株木麻黄吗?现在问题是要总结经验,找出苗死的原因。这九株活着的木麻黄,就是我们的希望。共产党人所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何况与风沙搏斗,要不怕失败,更不要心灰意冷,鼓起斗志,安心工作,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谷书记的这一席话,极大地安慰和鼓励着我。后来,吴志成副科长还转告我,说:‘谷书记在全县大会上理直气壮地总结出在沙滩上能种活九株木麻黄树,就有九十株、九百株、九千株、九万株,就能绿化全东山。”“如果不在沙滩上种活木麻黄,就把我这副老骨头埋在东山岛上,让风刮、让沙埋。”我听到这些话,激动地眼泪直流。当时,在极左路线的环境中,是谁在讲科学,是谁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材。我们的谷书记,他了解知识分子的心,并为知识分子撑腰。做为一个林业技术干部,还能不把树种活吗!于是我志不移,力不竭,信心百倍,认真钻研科学知识,从分类学上辨别出长叶型的木麻黄在贫瘠干燥的沙地上容易枯死,而短叶型的木麻黄却能够适应茁壮成长。同时,通过试验证实,用不同品种分别在不同位置条件上种植,能够取得较高成活率。紧接着,我们根据科学实验的论证,按照技术要求,营造“谷文昌丰产试验林”,指导全县封沙造林工作。
谷书记每看到我有一点点进步,就肯定我的成绩。有一次,他找我谈话,勉励我说:“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要一起抓。你们有林业知识,要搞科学实验,不能因讲政治挂帅而忽视搞科学实验,要做到又红又专。”我遵照谷书记的教导,在林业技术上力求精益求精。为了解决木麻黄适应造林气候,又进行旬旬造林试验。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总结沙地木麻黄造林《六大技术要点》,并把它编印成小册子,发至大队、生产队;推动全县造林运动。
从此,全县沙滩造林成功的消息频传,一片片绿色渐渐煊染了沙滩秃岭。谷书记又指出:群众造林运动没有技术骨干不行,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把这经验去指导群众育苗造林。同时提出植树先育人,部署各社队成立林业队,县里举办林业培训班,大力培养林业人材。他对培训班十分重视,每次开训,总是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不但向学员讲了话,还听我们的讲课,看我们指导学员实践。他要求有关部门稳定林业干部,多让他们搞技术业务,把东山岛的造林营林水平提高一步。
长期以来,我把谷书记的教诲指导我的工作,把他的高风亮节做为学习的典范,我能够在林业技术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成为一个林业工程师,这与谷书记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 谷文昌书记不但是绿化东山岛上经营者,又是我们知识分子知心人。
本栏目所有文章仅供在线阅读及学习使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者将依法追究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