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谦逊的领导者 ——忆谷文昌同志

光阴如梭,世事流逝。转眼问,东山人民尊敬的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34个年头了,然而,他那高大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每当提起他的名字,一幕幕往事就出现在眼前。

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一九五二年底,谷文昌同志担任县长,那时,年终机关干部都得写“自我鉴定”。我在县财委会当干事,经常同谷县长接触,他把自己起草的“自我鉴定”叫我代他抄入正式表里,并说:‘若有错别字要替我改正。”我看了他的“自我鉴定”写得坦然直率,虽是工农分子出身,但文字组织朴实、简练、内容集中,实事求是。做为一县之长的他,竟是那样谦虚,要求下属给予指正,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胸怀呀!

一九五九年,县委决定编写《东山光辉十年》,从各单位抽调了十一位同志组成编辑小组,我是其中的一员。我们对编书工作缺少经验,经常找谷书记请示、汇报,每次都得到他的亲切指导,他强调说:“编书是一项新的工作,一定要慎重,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他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先是同我们研究,然后逐个做出答复。这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和和蔼可亲的作风,给我们搞好编书工作以极大的鼓舞。

深入实际 多办实事

在东山农业耕作史上,粮食作物向来以种植地瓜为主,故有“地瓜县”之称。可是,东山每年所用的地瓜种苗,绝大多数都要从县外购进,既要花费大量资金,又不能保证种苗的质量。对此,谷书记决心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一九六二年,他带领我们几个干部到前楼公社东英大队下英生产队搞地瓜苗培育试验。在那里,他同生产队长翁木成和有经验的老农,研究试验方案,制定管理措施,划出一亩土地做为试验田,采用“草席畦”育苗法,亩育一万多苗,并亲自动手与干部、老农一同整地、找苗、定植、浇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操劳,终于育出嫩壮地瓜苗来。接着,召开了全县扩干会推广下英生产队育苗经验。一九六二年我们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谷书记下乡蹲点,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坚持同群众共甘苦.开座谈会时,他把国家定量供应的“大前门”香烟,拿出来招待农民,而他自己平时抽的,却是“喇叭牌”的卷烟丝。

革命情深 血浓于水

一九六四年,谷书记调离东山,临走时我去送他。到了他的办公室,已有赵修利、王友等同志在坐。他深情地对我们说:“我在东山工作了十四个春秋,对东山有深厚的感情,可以说,东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多么舍不得走呀! 但我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需要,革命需要,还是得走。我虽然年纪已愈五十,还可以再干十多个年头的。为人民服务嘛,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去。”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心声!

是的,那时为改变东山贫穷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谷书记带领一班人苦干巧干、呕心沥血,同东山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离不开东山人民,东山人民也离不开他。现在,为了革命利益,为了党的事业,他得走,到新的地方作出新的贡献。就这样,我们的老书记带着依依不舍之情,走上新的征途。在他动身之前,他特意叫来许永森同志,为我们送行的同志合影留念。

谷书记虽然离开我们了,可他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是永远没有离去的,东山人民永远怀念他。今天,县委号召我们学习谷文昌精神,我以片断的回忆,寄托我的思念,学习他以革命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像他那样,多为人民办实事。

郑重声明

本栏目所有文章仅供在线阅读及学习使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者将依法追究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