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委书记欧龙光(左四)到项目建设现场调研征迁工作陈华俐摄 ![]() 区长胡栋良(右三)到漳州一中龙文分校建设现场调研陈华俐摄 闽南水乡启动区效果图 ![]() 联东U谷李晋泰伦宇摄 冬日暖阳照耀龙文大地,竞相发展的热潮奔涌不息。 时至年末冲刺的重要关头,连日来,龙文区大干六个月办公室里捷报频传、令人振奋—— 10月22日,重点民生项目闽南水乡启动区项目步文段完成签订协议20.45万平方米,占总拆迁任务的88.72%,历时仅43天。 10月23日,九十九湾生态建设完成投资1.37亿元,初步取得河畅不堵、水流不腐成效,九十九湾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10月24日,“两违”整治工作完成拆除317宗;累计关停胶合板行业污染企业1354家,提前4个月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整治任务,美丽龙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9月30日,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合作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生效,国内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中国站漳州产业带正式落户龙文。 …… 这是项目建设成果的集中检阅。一个个重点项目相继破土动工,一幅幅规划蓝图正在变为现实,一个个建设大手笔“浓墨重彩”,龙文区大干六个月、奋力冲刺全年目标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在市委、市政府发出“大干六个月”动员令后,龙文区区委、区政府迅速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营造“大干、快干、实干”的创业氛围,全区上下立即行动,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战场,以打战役的决心、状态和行动,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份,龙文区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七项超序时完成任务。 生态建设激发“绿色崛起”新活力 10月23日,在九龙江北溪北岸(郭坑段),绿水潺潺、垂柳摇曳,水清岸绿的沿江景观带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休闲散步。夕阳下,有的群众伫立江边举目远眺,享受江滨美景;有的群众架起鱼竿,体味垂钓乐趣。 “九龙江北溪北岸(郭坑段)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是对该段全长约12公里河滩地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包括生活垃圾处理、河道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等,不仅保护了北溪水质,也给沿江群众打造了绿色生态的美丽环境。”项目有关负责人说,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年底完工投用。 今年来,龙文区紧紧围绕建设“富美龙文”大局,发挥职能、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在河道、“两违”整治、胶合板污染企业整治及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全力营造“城美、水清、岸绿”的和谐城乡人居环境。 内河整治实现“水清河畅”。内河整治是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来,龙文区大力实施内河清淤整治工程,以河道清淤为基础,征迁拓宽为手段,景观绿化为提升,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年度计划投资2.036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37亿元。 内河整治包括河道清淤项目、九十九湾河道提升工程以及断截、瓶颈河段拓通改造项目和内河引水工程。其中,共实施包括九十九湾迎宾路至东墩排涝渠段、蔡坂支流、丁字港支流、石井、漳滨排涝渠等河段清淤整治项目9个,总长约26.80公里,总投资6392万元,计划12月前全面完工;实施九十九湾内林至孚美、孚美桥至水仙大街段两岸征迁拓宽,总长11.836公里,两岸分别拓宽6-7米,留出两岸空间,配套建设慢道和片林;实施旧九十九湾港道书厅桥梁更新改造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已完成投资155万元;建设内林双向泵站1座,总投资7500万元,引进北溪活水冲刷浦头港和九十九湾,改善内河水质,目前已累计完成前期投资1250万元。 内河清淤整治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清除河床淤积物、水葫芦、水面垃圾、违章建筑、违章种植,拓宽河道过水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今年端午节期间,沿河两岸各村纷纷举行划龙舟大赛,重拾传统节日欢乐。 环境建设打造美丽舒适城区。“两违”、胶合板污染企业和城乡垃圾一直是龙文区环境建设的“绊脚石”,今年来,龙文区保持高压态势,率先探索“整治”良策,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使整治工作在艰难中渐入佳境。截至目前,龙文拆除“两违” 42.5万平方米;累计共关停胶合板行业企业1354家、完成任务100%;并将投入财政资金769.5万元,对全区范围内约9000吨的陈年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为有效防止反弹,龙文区还加强组织日常巡查,建立夜间巡查制度,实现巡查常态化,巩固整治成果。 挂图作战重点项目推进再现“龙文速度” 今年8月,龙文区委书记欧龙光深入锦绣碧湖项目碧湖片区拆迁现场,实地察看拆迁进展,并前往拆迁户家中听取群众心声,前往指挥部看望征迁干部,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大干六个月”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连日来,龙文区领导纷纷深入各个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 领导重视和靠前指挥为推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干六个月以来,龙文区征迁工作取得全市瞩目的成绩。闽南水乡示范段、特房锦绣碧湖片区、建元东路征迁工作全速推进,仅一个月时间,石仓村就签订协议594宗共15.4万平方米,生动再现了“龙文速度”。 挂牌运作、挂图作战、规范运作、督查机制是再现“龙文速度”的法宝。大干六个月以来,龙文区迅速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腾出专门办公室作为临时办公场所,并从区直各单位、朝阳镇、郭坑镇抽调31人进驻办公,形成工作机构正式挂牌运作。根据全市任务要求,研究制定《2015年龙文区“大干六个月,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主要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将17项具体目标任务以台账形式上墙公开,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区委、区政府建立项目工作运行机制、区领导挂钩机制、区领导分管机制、重点项目每月汇报制度和大干六个月每月项目督查制度,健全制度规范运作。此外,采取听取汇报与现场核验相结合的方式,启动督查通报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通报批评和工作建议。 获得群众信任是做好征迁工作的关键。在拆迁工作中,龙文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做细做实具体工作,实现拆迁推进和群众利益的双赢,协议签订工作启动以来,不少征迁群众主动签订拆迁协议。同时,龙文区以省、市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为契机,探索征迁工作机制,把征地拆迁和拆违工作有机结合,扼制项目征迁工作启动前的抢建,减轻后期工作阻力,对征迁工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公开公正透明、用好用足政策为征迁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动力保障。在锦绣碧湖的征迁工作中,龙文区用好用足征迁政策,在政策规定内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同时,要求碧湖村的被征迁群众遵守征迁纪律,促使碧湖的征迁工作走上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规范化轨道,对于符合拆迁政策和纪律的群众一视同仁,营造了征地拆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细化目标、打阵地战也是龙文拆迁攻坚的有力措施。在建元东路征迁扫尾工作中,龙文区进一步细化攻坚目标,将拆迁片区分为几块,限定完成期限,责任到组到人,使征迁与交地交替进行,实现了速战速决。 培育新业态启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9月30日,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合作项目正式落户龙文区。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是由市政府主导,龙文区政府承接,旨在推动漳州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以漳州的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食品加工、钟表、花卉等行业,利用阿里巴巴独有的互联网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品牌性网上集聚区。 “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落户龙文,将进一步推进漳州区域性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帮助漳州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为区域特色产业做出贡献,实现好货好商;同时将扶持源头实力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完善产业集群电商配套,推进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建立创新的供应链服务模式。”龙文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新业态是龙文区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为此,区长胡栋梁先后深入蓝田经济开发区英姿钟表、富华光学、桑泰电子、国锋精机等企业,进车间、看产品,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生产、市场销售、产品研发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主亲切交谈,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新兴业态的同时,龙文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等影响,认真组织实施工业跨越发展计划和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突出四个“打造”,促进工业创新跨越发展,加快龙文工业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钟表行业设计制造中心。龙文区于2012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国钟表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培育了恒丽、众辰、桑泰、新威士等一批产业骨干龙头企业。目前,区政府促成漳州市钟表同业公会与中国钟表协会每两年在龙文区举办一届中国钟表设计大赛,积极引导全区22家钟表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助力钟表传统产业迸发时代新光。 着力打造大食品产业集群。龙文区目前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0家,Q-three等5个国际商标,含羞草等5个中国驰名商标。全球第三大天然植物提取生产商大闽食品在区政府和区直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全盘收购顶津食品,进军食品饮料终端市场。百威英博雪津啤酒二期两条易拉罐生产线相继投产,总产能达到60万吨。 着力打造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借机国家鼓励和倡导创新创业,龙文区创业创新基地正式启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已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6个。龙文区示范性众创空间成立了2个创客空间,首期已入驻10个创业团队,创业人员46人,并成功举办了首个创客开放日暨8小时极速创业比赛。 着力打造生物医药特色科技园区。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甘蔗所、市农科所在农作物、药用植物、芳香植物等方面科研优势,推动已达成合作意向的两岸国药科技孵化园区尽快落地,并进一步加强与两家科研机构合作;力促聚善堂在郭坑园区医药生产基地投建投产,推进仓储、配送、GPS等为一体的一元化现代医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发展全市首个医药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新渠道,大力发展生物与新医药新兴产业。 主动对接招商引资再结“硕果” 10月23日,在联东U谷漳州国际企业港项目现场,不少入住的企业正在进行装修或已经投产,目前,园区签约落户企业共52家,干净整洁的产业园区里,一派欣欣向荣。 联东U谷漳州国际企业港项目由国内开发规模最大、产品系列最全、入驻企业最多的产业地产领军企业——北京联东集团投资建设,是联东集团布局三线城市的首个项目,也是龙文区引进的首个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00亿元。目前,项目二次招商工作顺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来,蓝田经济开发区通过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目前基本确定落地的项目有8个,总投资超45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招商引资工作再结“硕果”。其中,美国知名物流企业普洛斯项目投资合同已基本谈妥,将力促近期签约。金霸龙汽车项目确定用地红线并进行总平设计,金锐达项目完成用地收回准备挂牌。 为进一步加强招商工作的统筹性和计划性,区委书记亲自出马谈项目,抓履约、促落地,由区长挂帅建立大招商机制,成立全区“大招商”工作组,全权负责全区“三维”招商对接,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全员招商机制。 机制保障的同时,龙文注重招商方式的转变,提高招商工作的多样性和应对性。由随机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围绕招商的方向重点,绘制“招商地图”和项目“作战图”,并以图施计,重点主攻世界500强、台湾百大、上市公司、国内民企百强,兼顾“小而精”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使招商体制由相对粗放走向精细化,更加贴近产业发展。由熟人招商到专业招商的转变,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整合网上、网下的综合资源,提高招商效率和成功率。由资源性招商到服务性招商的转变,从服务配套、行政效率、优惠政策制定及兑现上,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同时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提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能力。由散状招商向网状招商转变,将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将行业的精英团结起来,搭建一个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的平台,形成多层面、多网状的招商信息网络。 注重效率,提高招商政策的精准化、个性化,确保了招商实效。今年来,龙文区对在谈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推进、“面对面”的精准化、个性化招商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洽谈推进麦德龙、艾地盟动物营养(漳州)有限公司(ADM项目)、中粮两片罐生产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洽谈和推进大润发超市和台湾丽台健康科技项目2家台湾百大企业。洽谈和推进美国普洛斯集团投资建设普洛斯物流园项目。洽谈和推进即永年集食行乐——宝岛埕项目、厦门嘉康饲料、电控单缸柴油机生产基地、轻载货车升级并轨技术改造等一批行业龙头项目。同时,长城宽带、传化物流、中海油等一批行业龙头项目也即将启动。 ☉本报记者冯思佳通讯员陈华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