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017  >  红色文化  >  业态融合

传红色基因 谋绿色发展 ——探访南靖高新园靖城村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17-07-30 09:18  来源:漳州新闻网  编辑:王鹏程  王鹏程
字体:【
当地群众在新落成的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纪念馆参观(资料图片) 林国祯 摄

  靖城,一片英雄的红色土地。

  1932年漳州战役,隶属东路军的红十五军进驻靖城,设政治部于城隍庙,随后分兵南靖各地宣传抗日。自此,鲜红的旗帜飘扬在南靖大地,南靖苏区成为中央苏区扩展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80多年后的今天,靖城人民传承红色精神,以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创造经济富裕、生态富美、人文富足的美好生活。

  留一段红色记忆

  穿过靖城镇熙攘的兰陵路,路上高悬的征兵标语引人注目:“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车转入中华路,不一会儿便来到南靖城隍庙,这里是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所在。为了不惊扰群众,当年漳州战役期间,东路军大多选择庙宇、祠堂作为活动场所。

  眼前的庙宇宽敞大气,新修不久。“重修庙宇,保护遗址,是为了更好地保留那一段红色记忆。”靖城村村委会主任陈武龙说。

  上世纪60年代,城隍庙一度被拆。且随着城镇的变迁与发展,红十五军在靖城一带的活动印迹也逐渐被拆除殆尽。“这些年,一直有红军后人前来寻访父辈的足迹。”陈武龙说,这更坚定了我们重建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的决心。

  1997年,城隍庙主殿重新落成,老红军童小鹏前来参加庆典。2014年,随着南靖保护红色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城隍庙的扩建重修工作再次提上日程。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出资200多万元,靖城村拿出100多万元,村民捐资100多万元,资金难题迎刃而解,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2016年,城隍庙重修完成,同时在偏殿建成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200平方米,通过图片、雕塑、沙盘等形式,再现了中央红军攻占漳州和红十五军分兵南靖的历史场景。“纪念馆的建成,让人们对红军进漳历史有了更深入、直观的了解。”陈武龙说。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