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今年90岁,是一位抗战老兵。1942年,年仅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祖父参加过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回到了家乡,在县文化馆一直工作到退休。对于多年的军旅生涯,祖父始终铭记在心。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祖父专门制作了一个玻璃盒子,精心收藏着在军旅生涯中获得的数十枚战役纪念章。 ![]() 淮海战役纪念章正面 ![]() 淮海战役纪念章背面 在众多的战役纪念章中,祖父最喜欢的是“淮海战役纪念章”。这枚“淮海战役纪念章”是祖父参加淮海战役得来的。这枚纪念章呈圆形,铜质,直径2.7厘米,重6克。正面图案是中心为两支带刺刀三八式步枪,交叉在一起,让人联想到战争。上方是一颗红五星,光芒四射,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照耀祖国大地。下方是繁体“淮海战役纪念”六字,白边红色,拙朴苍劲,极富视觉冲击力。纪念章背面镌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和“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的铭文。整枚纪念章造型优美,图文简洁流畅,算得上是战役纪念章中的精品。看着这枚纪念章,仿佛能够让人感受到当时淮海战役的惊心动魄。这枚纪念章是1949年华东野战军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而颁发的。 闲暇时光,祖父喜欢把装有纪念章的玻璃盒子打开,从里面取出纪念章,向我们一一讲述和纪念章有关的历史。祖父一拿“淮海战役纪念章”,便情不自禁地开始了对往事的追忆,淮海战役中祖父已被编入兵站,成为一名后勤兵,负责给前线运输物资弹药。祖父一行12人赶着10头毛驴,毛驴背上驮着弹药,穿越炮火的封锁,将弹药送上前线。行至半路,天空飞过一架架国军飞机,投下的炸弹把大地炸出一个个深坑。平地上一览无余,无处隐蔽。战士们心急如焚,他们不怕牺牲,就怕完不成任务。关键时刻,祖父看到一片墓地,灵机一动带领战士们躲在坟墓后面,成功地避开了飞机。最终,他们将弹药安全完整地送达前线阵地。由于他们的机智英勇,完成了弹药的保障任务,在淮海战役中被授予一等功!战役胜利结束后,祖父和战友们每人获得了一枚淮海战役纪念章。 一枚战役纪念章,是一段故事;一枚战役纪念章,也是一个历史横断面。祖父收藏战役纪念章相当于收藏了一段特殊的记忆,收藏了一个难忘的时刻。 ⊙王爱鱼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