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前夕,记者一行走进平和县南胜镇邦寮山自然村、欧寮村,探访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靖和浦苏维埃政府旧址。革命年代,这里留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笔,陶铸、邓子恢、方毅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 村部操场上,一面硕大红旗造型的水泥墙引人注目,“红色基因”早已植入欧寮人的心田。 “在这里,靖和浦苏区人民与党、革命武装风雨同舟,红旗始终不倒,在闽南革命史上写下不朽篇章。”同行的南胜镇宣委林明达说,可以告慰革命先烈的是,处在群山怀抱的老区正将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融入血脉中,团结奋进,依托资源优势,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探访深山“红色足迹” 沿着山路,车子蜿蜒而上,在海拔600多米的邦寮山自然村,几排古民居豁然在目,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便在其中。 “当年,中共闽粤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林明达指着一座平房说。青砖、灰瓦、木椽条,青山掩映下的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显得特别古朴。旧址内陈列许多革命文物,墙上贴满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一张张黑白图片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 1934年8月,隶属于中共中央的中共闽粤边特委在南胜邦寮山正式成立。特委所辖红色区域有饶和浦诏苏区、靖和浦苏区和潮澄饶游击根据地。“特委成立后,欧寮从此成为中共闽粤边特委所领导的党组织及其武装的重要活动区域和最坚固的根据地,也是我们闽南地区政治、军事斗争的一面旗帜。” 离开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记者继续沿着狭窄崎岖山路前行,临近欧寮村视野豁然开阔,沿路两边灯杆上“红色欧寮”四字十分醒目。走近靖和浦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广场展示栏、大幅的红色墙画,一下子把人们拉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32年,在毛泽东率领的进漳红军的推动下,我们欧寮建立起中共党支部和苏维埃政权,同年5月红三团成立,在其支持下靖和浦边区根据地得到不断发展、壮大。1934年3月18日,靖和浦苏维埃政府在平和南胜欧寮楼仔尾村成立,推选林路为主席,下辖欧寮中心区、五南区和18个乡苏维埃、1个乡革命委员会,总人口1.8万人。”熟知村庄历史的村委书记林如章娓娓道来。 “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在欧寮村部的操场上,一面硕大红旗造型的水泥墙特别引人注目,“它像一面镜子,映照村庄的一段难忘的历史,我们世代铭记。”欧寮村村委林锦城告诉记者。 “红色是我们村庄的灵魂,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们欧寮村人始终斗争不息,红旗不倒。”为见证当年战斗的惨烈,林如章领着我们前往火烧楼,这座清朝中期的精美四层土楼就在当年的一场斗争中,被烧得仅剩一座楼门柱子,欧寮村的人口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1000多人,锐减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70多人。然而,欧寮人民与党、革命武装风雨同舟,涌现出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上前线的感人事迹,在闽南革命史上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