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金融  >  理财咨讯

定增收紧促融资需求分流 可转债具比较优势受热捧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17-08-15 22:32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周媛婷  周媛婷
字体:【

  近期,有关专家表示,受新规影响,5000亿元左右的融资需求被挤出定增市场,与此同时,可转债发行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可转债逐渐成投资者积极配置、上市公司乐于用以融资的证券品种。

  今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俗称定增新规),该细则实施以来,效果初步显现,定增融资规模下降,同时不少公司转向可转债融资渠道。

  91金融创始人许泽玮表示,可转债优势凸显,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方向。今年以来至8月7日,共有81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募集资金规模为2438.48亿元,其中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的公司达到21家,而2016年同期的资金募集规模仅为68.5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今年7月28日至8月3日期间,可转债市场延续了强势行情,中证转债在8月3日曾一度冲高至314.32点,也是2016年以来的最高位置。期间,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涨2.37%,高于上证指数1.01%的涨幅。

  华创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与定增比较,可转债的优势在于对投资人数量无限制,渐进摊薄业绩,且规定的转股价相对于定增发行价更高,无18个月间隔期的限制。

  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尚震宇表示,定增受限后,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可转债方式融资。除可转债之外,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印发了绿色债券、债转股以及社会领域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均可帮助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用专项债券的方式融资。此外,根据上市公司资金用途的不同,还有资产支持证券、员工持股、高管增持、股票质押、市值维护、上市公司信用贷、转融通、股票收购、杠杆收购等多种融资方式。

■苏诗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