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017  >  红色文化  >  文艺创作

令人难以忘怀的《东山少年》剧照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17-08-31 08:35  来源:漳州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陈文林
字体:【

  

35年前东山县艺校的《东山少年》剧照

  漳州新闻网讯(林长华文/图)对漳州人来说,发生于1953年7月16日的东山保卫战,若是没有经历过,也有听闻过。昨天,家在东山岛岱南村的林锦香女士向笔者展示她收藏35年的一张《东山少年》剧照,她手指照片中那个狼吞虎咽吃西瓜解渴的“国军士兵”说:“这个惟妙惟肖的扮演者就是我老公,剧中的‘八少年’斗智斗勇,诱他吃西瓜,出其不意抢夺他的枪。”林锦香说,她爱人青年时代是东山岛民间一个能歌善演的文艺骨干,剧照是35年前东山县艺术学校排练《东山少年》时拍摄的。

  独幕戏剧《东山少年》取材于64年前的东山保卫战,讲述战斗打响后,东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和第三小学8名学生在县城被敌占领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机智勇敢地到街头巷尾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发动群众支前、监视坏分子活动、保护公共财产等感人故事。当时,这八少年在剧中以及相关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姓名全部是化名,8个主人公是林东秀、徐玉珍、徐小武、方艺华、丁小慧、朱介儿、张小吉、陈小全,现实生活中的“八少年”对应的真实姓名是:谢紫卿、陈素麟、朱卿、李艺君、江丽端、陈芥儿、赖介明、陈添全。战斗胜利结束后,“八少年”受到表彰,其中谢紫卿被表彰为二等功臣,陈添全、江丽端被表彰为三等功臣。

  东山县铜山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陈炳文先生介绍,“东山岛地处海防前线,解放初期,对敌斗争尖锐复杂,当时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可能出于对英雄八少年的保护,有意对他们采用化名。”

  “东山八少年”当中有6个少女,她们成人后有4个随丈夫离开东山到外地工作和定居,而名单后面两个是少男。光阴荏苒,64年过去,“八少年”中有的早已作古,有的退休在家,还有的远居外省,但是这么多年来,人们并没有将他们淡忘。

  今年75岁、曾是《东山少年》主角的许锦茹女士回忆剧情仍历历在目,她说她很喜欢这出“红色戏剧”,特意将当年的剧照作为手机微信的头像。许锦茹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她是东山县潮剧团的演员,“当时海岛城乡文化生活贫乏,这出戏以其真实、生动,深受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每一场演出都会赢得阵阵掌声。”她非常感慨:“《东山少年》很有艺术感染力,对当今的小青年来说,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