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017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诏安在全市率先创建“乡村党校”—— 把党课开到农村党员家门口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17-09-26 09:20  来源:漳州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陈文林
字体:【

  9月22日,诏安县太平镇文山村的程日安起了个大早,骑着摩托车赶往雄鸡村富硒蛋鸡养殖基地。作为镇里兽医站的工作人员,程日安如今又有了个新名号——乡村党校授课老师,为村里的党员干部讲解如何科学养殖富硒蛋鸡。

  在家门口就能上党课,这是诏安县创建“乡村党校”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破解农村基层党员直接接受教育的难题,从去年10月份起,诏安县在全市率先创建了“乡村党校”,把党课开到农村党员家门口。这一充满泥土味的“千人计划”,为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提供了样本。

  “零距离”课堂:哪里需要往哪搬

  夕阳斜照,在诏安县白洋乡玉楼村头的大樟树下,全村十余名党员围成一圈,倾听退休教师吴钊舜的《感恩党的惠民政策》主题党课。从党的大政方针到镇上农村信用社推出的扶贫贷款,老吴都能娓娓道来。

  而在数十公里开外的梅洲乡梅溪村,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梅洲基地成为又一“乡村党校”课堂。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之毗邻的潮汕地区蔬菜加工产业发达,诏安成为闽粤两省蔬菜生产基地,而高优蔬菜种植是广大农户的收入来源。

  为了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乡镇蔬菜种植的发展,诏安乡村党校依托超大集团基地,组织同样具备种植条件的金星乡湖内村的党员参与学习培训,通过异地“交叉式”互学、现场“互动式”培训、定期“挂钩式”指导等方式,提高党员创业劳动技能。

  从村口的大樟树到专业化的蔬菜基地,乡村党校的课堂无处不在。授课的土专家、田秀才们农村经验丰富,结合农村基层党员的实际需求开展一系列教育培训,尤其突出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等重点内容,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

  “因为农村基层党员分散不易集中,我们根据‘党课上到哪里课堂就搬到哪里’的指导思想,让每一个村丰富党员教育基地,因地制宜、灵活选址,既有历史文化遗址、祠堂祖庙,也有农业生产基地和公园广场,做到无场所有课堂,提高授课的灵活度。”诏安县委组织部党管科科长吴志茵说。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