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10月9日电题:羊风极:黎村致富“领头羊” 新华社记者周正平、罗江 大清早,羊风极就把记者带到橡胶林里。他略显粗糙的双手,操作割刀沉稳有力,飞快地在胶树上切割出圈圈树皮,流出乳白色的胶水。 党的十九大代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兼田表村村支部书记羊风极是土生土长的黎族干部。橡胶林,正是他带领黎族群众,在青山绿水间掘出的第一桶金。 自1998年起,他连选连任田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9年间,田表村人均年纯收入由不到600元,提高到9000多元。深山间的黎村,如今多数村民住上了二层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美乡村。 上山种胶:昔日荒山变金山 群山茫茫,满眼绿色。记者来到田表村,发现村里一片静悄悄,看不到几个人影。 向村头便利店店主符秀娟打听缘由。她笑着说:村民一大早就上山割胶了,树下还有鸡、鹅、猪仔要喂养,哪能像过去一样扎堆聊天。 山上种胶树,树下发展林下经济,是羊风极带领群众走出的一条脱贫致富路子。 他是村民公认的能人,是村里最早走出大山的一批人。在外开车跑运输,做土方工程,家里的生活好了起来,但每次回村看到土坯房、茅草房和泥泞的土路,他心里总不是滋味。为了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党员羊风极回到了村里。 1200多人的田表村是个黎族村落,却只有500多亩水田。1998年羊风极当上村支书后,把脱贫的思路放在了利用3000多亩山地上,号召村民上山种胶树。可村民们大多摇头摆手,回答说:没钱买树苗;不会种胶树;种胶树要好几年才有收益,没耐心…… 村民不想种,羊风极和党员干部们带头种;没钱,他到镇里、县上跑扶贫种苗,帮助贷款;没技术,他邀请热科院专家前来为村民培训橡胶管理和割胶技术。广泛宣传和示范带动加上热心的服务,村民们开始跟着他种植胶树。如今,全村的山地基本上都种上了橡胶树,仅此一项,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就达约6000元。 生态经济:拓宽绿色小康路 前些年,胶价出现了一些波动,羊风极意识到单一产业有一定风险,一旦橡胶价格下跌,村民追求小康生活的步伐就会大大放缓。因此,他又开始想办法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 2008年,在深圳打工的党员黄金芳回到村里,羊风极上门动员他留下来,利用橡胶林发展生态经济,在树下养土鸡。没养过鸡,黄金芳有点犹豫,羊风极就带着他到琼海等地学习林下养鸡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