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17 >> 十九大时光

新记者的十九大时光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17-10-22 09:50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管理员
字体:【
从左至右分别为本报新记者:王琳雅、曾周岚、俞映云、王心如、廖瑜婷、张志鹏、朱祥超本报记者蔡文原摄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本报从10月19日起陆续推出“送党报下基层谈发展话征程”“与新生代共话新时代”“我为老人读党报”等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先后派出十余路记者和通讯员,走进各大高校、中学和敬老院等地。期间,本报七名“90后”新记者全程参与。作为“新生代”的他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受益者,从中给自己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教育课。

  见习记者王心如:

  报社组织开展的系列主题采访活动,让初出茅庐的我感触颇深。我的采访对象既有享受幸福晚年的退休干部,也有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更有在呵护下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坚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迈向新征程。

  见习记者廖瑜婷:

  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更有力量。在采访年青一代群体中,我看到漳州广大青年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对未来的充满憧憬期待,让同为“90后”青年的我深深地被感染和触动。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学好业务知识,以实际行动践行宣传十九大精神。

  见习记者曾周岚:

  在“送党报下基层谈发展话征程”采访活动中,我看到群众脸上灿烂的笑容,听到群众言语中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我更加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是如此重要,我们是时代主旋律、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人,我们是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谨记党报记者肩负的责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媒记者。

  见习记者朱祥超: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参与到国家盛事的宣传活动中,也是我第一次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学习十九大报告。通过这些接地气的“走转改”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新时代、新环境下对我们年青一代的新要求。站在新起点上,我将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见习记者王琳雅:

  几次采访活动下来,我深刻领悟到,要做好重大主题的宣传采访,除了要把握传播规律外,还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接地气、走进田间找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贴近新闻事实、更加贴近百姓真实生活,才能捕捉到鲜活的新闻事件。在接下来的记者生涯中,我将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好故事、传播好声音。

  见习记者俞映云:

  这几日,虽然忙碌,但感觉意义非凡,让我收获了很多。18日,在闽南师大与师生们一起收听收看十九大开幕会,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19日,向市民赠送党报,使我感受到漳州人民对于十九大的热切关注;20日,在市社会福利院为老人们读报纸,有一位老党员听了我朗读的十九大报告,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被她对党和国家的真挚情感感染,不禁红了眼眶……

  见习记者张志鹏:

  参与本次十九大主题宣传采访活动,我倍感兴奋与自豪。兴奋中倍感温暖,当我们将党报读给老人听时,道出的是兴奋,听到的是自豪,道出的是过去,听到的是未来,望着嘴角微颤、眼眶湿润、手部微颤的老人,我们的心中满溢温暖。温暖中又倍感责任,我必将牢记使命,多走访、多倾听、多思考、多总结、多传播,争取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党报记者。

  ☉本报记者吴静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