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漳州,温暖而烂漫。除了大街小巷依旧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外,人人家里也多了一份装饰物——水仙花。 买一盆水仙,养在家里,待花开,赏花颜,闻花香,是漳州人过年时的水仙情结。 水仙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漳州水仙鳞茎硕大,箭多花繁,色美香郁,素雅娟丽,又能雕刻成块多姿的造型,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而民谣“圆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头。”所描述的正是漳州圆山脚下的水仙花。 漳州龙海九湖镇是水仙花的主产区,雕刻水仙花是镇上许多人都会的手艺,他们虽然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却用自己的妙手和一颗真诚的心发掘着身边的美,住在九湖镇洋坪村蔡坑社的王松文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松文向记者介绍,一颗水仙花从成球到有姿势地开花,要历经哪些步骤。首先选择主球大且扎实,盘底深凹,干皮呈紫色,侧芽较少的水仙花球,将包附在花球外的泥土和干枯的外皮剥干净,然后在离根盘上方1.5CM处用专用的水仙雕刻刀下刀,再从主球上方向下纵切一刀,去掉假鳞茎,疏隙用刻刀将各花芽之间的假鳞茎剥掉,小心的一层层的围绕花茎雕刻,直到嫩黄色的花茎刚刚显露出来。 修剪后的水仙花还需在根部覆盖上棉花两三天换一次水开始水培养护,经过修剪的水仙花一般比未经修剪的市场价贵10元左右。如果客户要求雕刻出花篮、小鸟等特殊造型,在水培养护期间工人还需不断修剪造型,让水仙花往理想的方向生长,再加上雕刻的人工和物料成本,市场价就更高了。 雕刻水仙花讲究胆大心细,眼明手快,第一刀下去既要把假鳞茎去除干净,又不能伤到花茎,在修剪花茎时更要注意不能伤着花葶和花苞,否则花茎不开花,一颗水仙花球就不值钱了。 岁月的沧桑布满了王松文的双手,他左手握着水仙花头,右手持着雕刻工具,弓着腰,独自坐在居家院子里。 回程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位于西环城路水仙花广场西侧、北临九龙江西溪,背靠圆山的水仙花海一期项目,“以漳州水仙花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旅游的模式,带动漳州花卉业从种植、深加工、观赏、展览等全链条开发,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水仙花海的规划蓝图里,绘上了花农的期盼,也写进了水仙花之乡的决心与未来。(沈小琴 郑俊珺 王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