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报告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每年应该至少查询一次,给自己的信用报告做做“体检”。当发现有欠款或欠费要早发现、早解决,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图为市民在人行漳州市中心支行查询打印信用报告。
![]() 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随着公示期结束,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就是之前备受业内关注的“信联”,那么“信联”到底是什么,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作为个人又应该注意些什么?今日,本报记者带着你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与央行征信系统形成互补 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可以看出,一些知名机构都持股了百信征信有限公司,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考拉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等。 据了解,百行征信主要在银、证、保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维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组建百行征信有利于共享个人征信信息,缓解个人征信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遏制“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贯彻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原则,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 ●个人金融不良记录或无处遁形 “我买房时查过个人征信报告,是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查的,那‘信联’与人行征信中心有什么不一样呢?”对于“信联”,市民林先生表达了他的疑惑。 据了解,近年来,在央行的牵头下,金融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当前,银行卡领域和线上支付清算已分别有银联和网联两大组织,征信领域虽然已有央行征信中心这一官方机构,但个人征信体系的覆盖度并不完善。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线上交易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其中沉淀的个人信用信息是央行征信中心所不能覆盖到的。而“信联”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盖到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纳入,构建一个国家级的基础数据库,实现行业的信息共享。也就是说,央行征信中心是面向银行等传统持牌金融机构,“信联”主要是为传统金融机构体系外的类金融机构,比如“互联网金融”用户提供征信数据。相对于央行征信,“信联”更多地起到补充作用。 举例而言,在“信联”成立前,消费者在一家银行申请了贷款,逾期未还,再向另一家银行贷款,将不会被批准,因为银行的信用信息是纳入央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的,不良信用记录银行都可以查到。但该消费者向某P2P平台借款,却可能成功,因为央行征信系统没有涵盖这些机构,平台与平台之间数据还没有融合共享。因此,在百行征信成立后,个人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不良记录或将无处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