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稳健理财的重要投资品种,储蓄国债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常常发行不久就被抢购一空。记者了解到,今年首期储蓄国债即将发售。日前,财政部公布了2018年储蓄国债、关键期限以及第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根据计划安排,年内首只储蓄国债(凭证式)将于3月10日发行,届时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兴业、平安、招商、浦发、恒丰等多家银行网点将同时发售第一期储蓄国债。 去年年末收益率较年初上升 储蓄式国债是一种满足长期储蓄需求的安全性投资选择。民生银行理财经理赖宇琼为记者介绍:“国债,顾名思义是国家向你借钱时写下的借条,由国家财政部发行,上面注明发行的时间、利率、期限以及相关的条款。因为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以国债的安全性较高,利率虽然难超理财产品,但一般会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要高。” 那今年即将发行的储蓄国债利率如何呢?记者了解到,全年的发行计划表已经出炉,截至3月4日下午5时,市民关心的利率却没有全部确定。记者查阅往期发行相关消息公告发现,财政部通常于当期储蓄国债的发行前一周左右确定发行利率。 从去年储蓄国债的利率来看,3月份的第一期到11月份的最后一期利率呈小幅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去年3月发行的第一期(凭证式),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3.8%;第二期(凭证式),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4.17%;11月发行的第七期(凭证式),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3.9%;第八期(去年最后一期,凭证式),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4.22%。 今年共发9期18只储蓄国债 “总算熬过了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储蓄国债发行‘空档期’。”市民林先生对记者表示,3月份终于有储蓄国债可以买了。像林先生这样偏好投资国债的市民有不少,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很关注相关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按照财政部的发行计划,今年和去年一样,将发行9期共18只储蓄国债,其中包括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两个品种。从3月至11月的9个月时间内,每月都将发行两只储蓄国债,3年期和5年期各发行1只。根据发行计划表安排,3月、5月、9月和11月发行凭证式储蓄国债,4月、6月、7月、8月和10月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日期均为每月10日。 那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有何不同呢?凭证式储蓄国债只能在银行柜台购买,想要购买的市民得早早去排队。电子式储蓄国债除了柜台外,还可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购买。因此,市民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可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省去了排队,也提高了效率。但需要提醒的是,对电子式国债网银和手机银行操作不熟悉的市民还应提前熟悉购买流程,做好购买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