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视频新闻 >> 百姓故事

才华照相馆里的芳华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18-03-12 17:06  来源:  编辑:李立平  罗蓉芳
字体:【

  在瑞京路上有不少照相馆,其中一间“才华照相馆”格外引人注意,店门口挂满了店家精心挑选黑白照、艺术照,很难想象这家照相馆的老板已经80岁高龄。李应民是这家照相馆的“当家”,虽然80岁高龄,却精通拍照、修图等拍照技术,熟知快门、光圈等专业知识。

  时光倒流回1960年。1960年漳州杂技团成立,对音乐颇感兴趣的李应民在团里负责拉二胡,除了喜欢拉二胡,李应民还喜欢上了拍照。在那个年代,照相机可以算是“奢侈品”,不过李应民还是买了一台。同期声:刚刚参加杂技团,我在乐队里演出。我们杂技团是不错的,到过四个省演出,所以群众对我们的评价都很高。

  同期声:在剧团的演出,每天都是去跑码头,今天到东山、明天到云霄、后来还到广东,也到了广州、浙江、杭州,我们都去演出。江西赣州南昌,这些都去过了。

  10年的杂技团生活,让李应民越发地“文艺”,闲来无事就拉拉二胡拍拍照,似乎也塑造了他乐观、轻松的生活态度。1970年杂技团解散后,李应民便打算发挥特长,开一家照相馆,这一开就是30年,30年的时间,李应民见证了照相行业的发展。

  同期声:以前我刚刚开照相馆的时候,是黑白的。黑白的照相机叫做“座机”。座机就是一台很大的,有四个角放在地上,有一块布蒙着。那种就叫“黑白相”。改革开放之后就出了很多彩色的照相机,那时候我们也跟着拍彩色照片。

  李应民回忆道,一开始他的照相馆生意很好,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照相馆由兴隆走向平淡。

  同期声:刚刚开照相馆时业务很好,当时候也没有手机,老百姓也没有照相机,那时候要买一部照相机,老百姓是买不起的,大家都很穷。以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老百姓就有钱买手机、照相机。现在照相馆业务已经不好,手机人人都能拍相片,所以就很少到我们这里拍。

  活到老要学到老。为了适应新变化,十年前,70岁的李应民开始接触PS技术,学习修图软件。万事开头难,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他来说,学习PS这些新技术确实很吃力,不过为了生意,李应民在女儿的帮助下,从微信学起,一天学习一个知识点,慢慢积累,孰能生巧,现在80岁的李应民已经能独立熟练地使用PS,在“与时俱进”中,李应民也渐渐地懂得了“瘦脸”“美颜”“磨皮”等流行词汇。

  同期声:学习电脑比较新的知识,所以我也要与时俱进,以前那些老一套的现在不好用了,就要跟着时代进步。

  同期声:慢慢学,学PS,学怎么调整,怎么把它弄好一点,这个知识慢慢地学。我女儿电脑比较好,我就跟它学,我现在就会单独操作了。

  李应民告诉我们,照相属于艺术,老年人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也要讲究艺术,讲究生活。虽然照相馆每天营业12小时,但是80岁的李应民却不觉得枯燥和无趣。除了经营照相馆,李应民每天步行5公里,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爱好音乐的他,每天都要跟“老伙计”二胡相处一小时;他还经常和向同行学习、交流新技术。

  同期声:晚年生活很丰富。这些事情都要自己想办法,首先要心情愉快,要锻炼身体,要和朋友多交往,心情才能愉快。我这工作虽然一天十几个小时,但是我很高兴,心情非常好,也不会觉得劳累,我自己是挺满意的,我的老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虽然现在照相馆生意一般,但80岁的李应民告诉我们,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要知足,要乐观。

  文字:韩靓 视频 :李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