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018  >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  图片轮显

实施“生态+”农业推动可持续发展——访长泰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力予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18-11-23 16:08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长泰县是福建省首个国家生态县,先后荣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全省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在农业绿色发展中,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持续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将长泰建设成为闽南金三角中心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样板区、闽南特色农业多功能和富美乡村展示区和农村生态宜居示范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走前头、当示范。

  产业是发展的基石,要着力在绿色转型上下功夫。长泰要以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陈巷镇、岩溪镇、坂里乡三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园区等“一基地三园区”建设为载体,调优农业生产结构,推动水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引导芦柑、蜜桔等优质产业提质提价。推广汇兴火龙果自然农法栽培、金仑家庭农场鱼菜共生循环生产和鸿森蛋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花坞里休闲旅游、山竹居生态农场等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力促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持续加快绿港园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成长营产业融合项目、素一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等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力争更多地纳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项目盘子,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6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力显著增强。

  环境是基本的民生,要着力在生态宜居上下功夫,着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一革命四行动”,加快推进全国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工作,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继续推广“垃圾不落地”做法;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全面落实乡镇污水管网、农村污水治理建设三年攻坚计划,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地配置人工湿地或污水处理站,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和处理;巩固生猪养殖治理成果,严控禁养区生猪养殖反弹回潮,推进水禽养殖整治,从源头上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同时,要巩固提升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成果,坚持“五个留住”,守住“三区四线”,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注重传承、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打造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的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特色村,实现“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制度是绿色发展的保障,要着力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在生产方式上,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水资源,减量使用农业投入品,农业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在产业制度上,要加快形成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循环低碳的生产制度,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在技术集成上,要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单项产品、技术、设施装备等集成与配套成熟化,加强人才培训力度,推动绿色技术落地生根。在生活方式上,要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等行动,使绿色生活成为社会新风尚。到2020年,全县绿色生产方式逐步形成,农业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农业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匹配,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林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