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19 >> 聚焦2019漳州两会 >> 博观两会

以治标促治本 以治本抓长远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19-01-07 11:27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治标促治本,治本抓长远。2018年以来,我市不断深化平安漳州建设,深入推进“两违”综合整治,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形象、竞争力、宜居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九十九湾贯穿龙文,是漳州流域最广的内河,由于疏于管理,污水废水排放、乱搭乱盖乱占等行为,让九十九湾一度“黑、臭、淤、脏”。近年来,龙文区大力推进内河整治,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的闽南水乡风情重现眼前。

  记者游斐渊摄

  平安综治重拳出击保安定

近日,芗城区巷口街道联合市综治办、公安局在家芗·0596小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郑文典 摄

  去年来,我市以落实政法综治维稳责任制为主线,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和智能化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五个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大力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水平。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7%以上,在去年上半年省测评达98.45%,位居全省第二位,创近年新高。

  持续推进扫黑除恶纵深化。2018年7月26日至8月1日,短短的6天时间,全市公安机关全警动员连续开展了两轮清查清剿统一行动,行动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12755人次,摸排各类线索280多条,清查各类场所5400多家,打掉电信诈骗、“黄赌毒”、传销、制假售假等窝点80余处,交通重点车辆整治纠违14600余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50余人,查处治安案件240余件,破获刑事案件170余件。

  2018年11月30日漳州两级法院共集中宣判涉黑涉恶案件11件,其中涉黑案件2件,涉恶案件9件,打击涉黑恶犯罪人员80名。

  ……

  去年来,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漳州”为抓手,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把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等工作结合起来,持续推动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化,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7个、恶势力团伙15个,破获刑事案件720起,刑拘嫌疑人1260人、判决702人,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121万元,扣押涉案汽车95辆,打击质效得到中央督导组肯定,深挖彻查“保护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我市建成市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所有14个县(市、区)、开发区、121个乡镇(街道)网格管理中心、299个城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1637个村级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平台全覆盖。此外,我市还积极改造升级“芗里芗亲”APP,不断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市平安志愿者已达28万多人,有效打造了“互联网+群防群治”新模式。

  让“执行难”不再难。去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去年3月份,漳州法院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攻坚执行难”冲刺擂台赛。7月,在全省“亮剑八闽”行动中,全市法院“一把手”或坐镇执行指挥中心指挥,或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掀起一场场“执行风暴”。同时,我市政法系统深入研讨学习陈少华“三心三不”执行工作法的时代价值、法理内涵和实践启示。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构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去年,我市完善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措施,出台《司法助力“三大攻坚战”十条措施》,开展“六个一批”清理涉金融案件专项行动。目前,1929个村(居、作业区)均安排一名法律顾问,重点做好法律咨询、村集体经济合同审核、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0件,代理法律事务761件,接受法律咨询6147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140多件。

  污染防治多措并举优环境

  去年来,漳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得到整改,推动“三铁治污、提升三质”向纵深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加快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八大标志性战役,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此外,我市还下放项目环评审批权,除国家和省级审批建设等特殊项目外,绝大部分审批权下放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起到省时、省事、降费的良好效果。

  提“气质”

  大气防治联防联控“建起来”

  在提升“气质”方面,我市以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重点,在城市风道周边县区的22个乡镇建立联动机制,去年来,共启动轻微污染天气预警70多次,初步形成保障漳州市区空气质量的联防联控机制,投入500万元用于开展市区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去年1-11月,全市大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4.5%。市区大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1.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9、较去年同期下降4.8%(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6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净“水质”

  水环境污染治理“赶上来”

  去年,我市加强工业源治理监管,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氮磷新增排放,开展氮磷排放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和行业排放总量控制。大力实施养殖污染整治,全市禁养区猪场以及可养区改造不到位的猪场基本实现全部关闭;在全市范围内禁养牛蛙,督促各地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将辖区牛蛙养殖场拆除到位。去年1-11月,市、县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1.67%,11个劣V类小流域断面已全部达到销号(备案)条件。

  升“土质”

  危险废物存量“减下去”

  为有效提升“土质”,去年,我市有序推进农用地、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八闽快讯通报的危险废物存量清理任务,强化危险废物监管。截至2018年11月,全市危险废物贮存量9896吨、减少30945吨、削减75.8%;超期贮存量226吨、减少8258吨、削减97.3%;hw11、hw17超期贮存量已清零,在全省率先完成危险废物存量清理任务。

  保“三质”

  治理措施力度“强起来”

  我市认真实施新《环保法》及其四个配套办法,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清水蓝天”、环境执法大练兵等执法行动。去年来,我市环保执法队伍共获省级集体三等功一个、集体嘉奖两个、个人嘉奖三个。

  同时,将中央环保督察、省“三合一”督察、《八闽快讯》通报的环境问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截至目前,6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具体问题,已完成3个,其余3个问题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全省共性问题17个,已完成整改5个,其余12个按序时进度推进;排查出我市自然保护区问题98个、饮用水水源地问题42个,截至2018年11月底,已按照时序进度分别完成整改96个、27个。

  两违整治奋力攻坚出成效
去年是全市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三年专项行动的关键年,我市群策群力,奋力攻坚,截至12月27日,全市“两违”处置面积938.45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目标任

诏安县霞葛镇天桥村绍兴楼环境整治工程于2018年9月开建,至2018年10月底建成,总投资300万元,整治前这里一片狼藉,遍布牛棚、猪圈、老房子等两违建筑,杂草丛生。
胡栋 吴楠 摄

  铁路沿线治出风景线

  去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并结合本市实际,我市于去年10月正式印发实施《漳州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相继召开专题会、视频会、现场会,不断加快全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进度。

  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共调查摸底1554宗、违建面积约23.13万平方米,违法占地面积约22.88万平方米,已完成整治1432宗,整治面积约20.96万平方米,腾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在房屋整治方面,初步调查需拆除乱建乱搭任务数235418平方米,已拆除209692平方米。在绿化美化方面,初步调查新建绿地和绿化带任务数263460平方米,已完成28350平方米。在卫生治理方面,初步调查清理垃圾堆放点任务数437个,完成清理408个,治理畜禽渔业养殖场任务数170个,已完成135个。在安全保障方面,铁路沿线废旧电杆、线路清理任务数102处,已完成39处;摸排治理铁路桥(涵)下方及其附近道路停放车辆、堆砂堆土、堆放可燃物等影响铁路安全问题142个,完成126个。

  精彩漳州

  134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漳州严格按照中央描绘的改革蓝图和省委、市委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蹄疾步稳推进各阶段改革任务。去年1月9日,漳州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福建省首个挂牌成立的市级监察委员会。近段时间,漳州市落实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要求,完成向121个镇(街)派出监察组、13个特殊区域派出监察机构,共派出134个监察机构,实现监察机构、监察人员、监察职能“三到位”。

  12717名我市立足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贯穿始终,推动全市于去年9月底全面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任务,取得了“四高一优”的积极成效。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一次性成功率均达到100%。全市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12717名,“两委”交叉任职17.81%。通过换届,选出了好班子、绘就了好蓝图、建立了好机制、换出了好风气。

  1929村我市1929个村(居、作业区)均安排一名法律顾问,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0件,代理法律事务761件,接受法律咨询6147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140多件,实现司法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频共振。

  本版文字由

  本报记者张志鹏

  通讯员吴汉川张淼堃

  张达敏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