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凝心聚力谋发展,集思广益献良策。1月7日,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纷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心协力画好“同心圆”,履职尽责谱写新篇章。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奋力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现摘录部分委员的发言予以刊发。 ![]()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本报记者游斐渊摄 关注民生改善 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市政协特邀(二)界王惠成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优化提升漳州教师队伍质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编制配备不足、教师待遇不高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漳州的教育质量。建议要加强优秀师德的典型代表宣传,推动教师注重师德;同时完善考评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确保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要统筹及规划中长期的教师专业培训以提升师资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可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模式与信息科技相结合,让教师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选取合适的培训课程。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扶持,进一步改善其福利待遇,加强城市与农村老师之间互动来提升农村教学水平。 推进我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设 农工党漳州市委员会黄金明
![]()
为确保公办村卫生所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乡村医生队伍当好农村居民“健康守门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建议:强化保障措施,促进一体化管理巩固提升,把促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巩固提升列为2019年各级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持机制,着力在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水平上下功夫。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建议把村两委纳入乡镇卫生院管理队伍中,合理确定村卫生所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方式。强化人才引进、培养,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积极探索乡村医生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做好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培养,抓好现有乡村医生队伍能力提升。完善政策措施,扩大公办村卫生所医保目录内医保用药报销范围,方便群众就医。 推进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漳州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陈海霞
![]()
为推动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建议:结合我市农村分布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工艺,为提升污水治理覆盖率奠定技术基础。落实好省、市、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应补助政策,并结合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市县两级配套补助标准,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费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乡贤人才、乡村土地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等优势千方百计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村财收入。加强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及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紧密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入合理的评价模式,建立调度及考核制度,充分利用镇村多元化渠道,引导群众提高污水处理环保意识。 聚焦城乡建设 把角美镇打造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何小青
![]()
角美镇文化资源丰富,人文优势独特,在全省乃至全国各乡镇当中应属凤毛麟角。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较好挖掘、整合和开发利用,多数处于原生态,有的文化遗址甚至遭到人为破坏,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为盘活文化资源,建议把角美镇打造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一要加强文物保护,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为发展文旅产业奠定品牌基础。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加大财政投入,科学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景区的良性运行。三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展和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通过旅游规划、影视资料制作与宣传、旅游线路打造等环节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发掘与培育新乡贤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民盟漳州市委员会黄毓玲
![]()
我市文化传统根基深厚,乡贤文化氛围浓厚。近年来涌现出不少新乡贤。但在新乡贤作用的发挥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定位模糊、缺乏引导和发挥新乡贤作用的平台和机制等。建议要加快发掘和培育新乡贤,建立新乡贤人才库,搭建新乡贤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为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新乡贤的服务意识和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同时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建立“线上+线下”的新乡贤服务平台,为新乡贤发挥作用提供服务。要加大弘扬传统乡贤文化的力度,建立荣誉评选机制与荣誉授予机制,不断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学习新乡贤的浓厚氛围,提高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 加强我市小水电综合整治 漳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郭毅强 ![]()
漳州市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建议:加快生态放水设施改造,落实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解决小水电站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日常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对已进行生态放水设施改造的小水电站全部纳入生态环境部门的在线监控,纳入各河段河长及专管员的职责范围,并作为河长制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小水电站的退出涉及资金补偿问题,建议财政部门增加资金投入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补助。落实生态电价,创建绿色小水电,加强工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水利、电力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加大对拒不执行生态流量的小水电站的处罚力度,同时,把绿色小水电创建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汇聚金玉良言 国际贸易对我市食品产业的影响和对策 九三学社漳州市委员会余志红
![]()
出口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市食品产业的出口产生旧订单履行困难、新订单接洽信心不足等影响。为保持我市食品产业的平稳发展,建议要进一步稳定营商环境,根据食品企业季节性用工的特点,结合政策要求提出适合行业用工特点的医社保缴交方案;要在出口企业退税政策制定上下功夫,为企业争取更有利的政策环境;要加强政府、行业协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寻求多种风险承担机制,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问题,保持企业正常运行;要大力推进我市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对外议价能力;支持企业培育品牌和通过国际质量认证,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同类品种产能,减少不必要的业内竞争。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培育工匠人才队伍 民进漳州市委员会黄河清
![]()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在走向漳州智造、漳州创造的进程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我市“工匠人才”尤为重要。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把“工匠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建设发展规划,造就适应漳州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队伍。要围绕漳州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以漳州优势产业为纽带,发挥职业院校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建立“工匠人才”培育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以企业技能竞赛为基础,开展比武练兵活动,同时加大对我市“工匠人才”的宣传力度,树立企业典型并示范带头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快速交通系统 漳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沈魁敏 ![]()
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迫切需要把城市交通组织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构建中心城区立体快速交通系统,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格局与路网结构,改善市区群众出行条件。建议:突出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快速交通系统建设,坚持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统筹协调中心城区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着力节点改造,提升主城区道路交通效率,按照先易后难原则,从最需要、最迫切的环节入手,点“穴”疏“脉”,集中推进主次干道节点改造提升、道路延展等投资小、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加快路网拓展,形成中心城区循环快速路网,分期分批对中心城区骨干路网进行改造,形成环线路网,拓展城市空间;完善配套建设,提升快速交通系统整体效应,坚持动静结合原则,在考虑动态交通体系建设同时,加大停车场建设等静态交通工作力度,全方位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漳州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谢爱玉 ![]()
近年来,我市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积极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五湖四海”成为漳州城市响亮的名片。对于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议:创新管理方式,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其次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第三推广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与“大城管”模式相匹配的综合数字化信息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在完善市级指挥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区(县)二级指挥中心,并充分发挥文明委的作用;推进立法立规和规范化执法,加快城市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地方立法步伐,加强司法衔接,建立城管部门与公检法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推进城市管理、城管执法法治化、规范化。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李润王心如朱祥超整理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张伟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