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代表委员:激活内生动力让民营经济“飞”得更高 ![]() 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的联盛纸业以创新为动力,通过产品多元化及高端产品研发,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确立在行业中的独特优势,致力跻身国内造纸前列。记者游斐渊摄 谈成绩和势头发展信心要足 哪里大发展,哪里就有民营企业创造的辉煌;哪里发展快,哪里就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市政协委员、市工业和信息局局长苏斌钢介绍道,漳州民营经济从曾经的“草根工业”,到如今挑起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梁”,造就了漳州区域经济规模扩张,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增加了稳定的财税收入来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牢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些话语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坚定了我们民营企业家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市人大代表、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云基事业部副总经理陈皓,“两会”期间恰逢出差。他表示,通过新媒体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后,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要甩开膀子好好干。 苏斌钢说:“民营企业是当前漳州实现赶超任务、高质量的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支撑,更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十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数达421902户,注册资金5991.14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数86824户,注册资金5600.58亿元,分别占全市企业数的99.44%、90.03%。2018年,预计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超180亿元,吸纳城镇就业人员达36万人,分别占全市的60%、70%以上。 谈机遇和挑战扶持措施要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懂民企、爱民企、帮民企的良好氛围。深化‘政策不睡觉、落地见成效’活动,不折不扣落实民营经济扶持政策。” “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政府的帮扶措施一定要实,要从政策落实中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市人大代表、福建国辉集团董事长杨国辉对政府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大加赞赏。一段时间来,我市推动出台《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支持食品产业做强做大八条措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六条措施》《扶持钟表产业转型升级八条措施》《培育扶持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措施》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市政协委员、漳州市康普施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跃才说:“近年来,我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响‘漳州味’品牌,积极拓展市场,就是对企业最直接的帮扶,让企业得实惠。”据了解,线下方面,我市从2009年起每年组织200多家民营企业赴省内外举办“福建漳州名优产品展洽与订货会”、赴境外举办“漳州味·世界行”系列活动。线上方面,重点打造“漳州味网上行”“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淘宝特色·漳州馆”等电商平台。不久前,成功举办2018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打造“永不落幕”的全国性食品交易会品牌,现场签约总金额达13.7亿元。 谈变革和创新突围破题要准 “要改革,要发展,就要有敢于直面难题的勇气。漳州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瓶颈。在突围和破题过程中,一定要找准症结,找准出路。”市人大代表、福建西蝉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波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专项治理涉企收费和拖欠民企资金问题,落实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的降费”,就是“对症下药”。他说,民企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很多,要一项一项逐个破解。 “民企在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重点在于创新,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财经委委员、福建科能集团董事长吴毅禧认为,企业发展靠人才,要大力破解人才供给制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银行征信信息实时更新存在滞后性,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贷款周期短,金额小”的问题,市工商业联合会提出,要“健全完善我市民营企业征信体系,让银行系统能够动态掌握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情况,放心去贷款”。 信息供给不畅同样是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市政协委员、名庄(漳州)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行认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要通过强化媒体阵地宣传、发挥产业联盟桥梁作用、构建服务网络体系,打通政企间、产业间、企业间的交流沟通通道。” ⊙本报记者陈益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