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19 >> 网络中国节·端午 >> 媒体报道

端午小长假 催热民俗文化游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19-06-11 16:23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刘健宁  刘健宁
字体:【

高山族特色舞蹈助兴华安龙舟邀请赛 苏泰仪 黄建和 摄

“奶奶教我包粽子”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龙文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浓郁的民俗氛围,为今年端午小长假带来别样、欢乐的气息。我市各县(市、区)、景区针对端午假期推出精彩纷呈的旅游活动,共同营造了浓厚的端午小长假旅游氛围,有力促进了漳州端午假期旅游经济向好发展。据市文旅局统计,今年端午小长假,全市共接待游客51.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5亿元。

  粽味飘香民俗活动备受青睐

  紧扣端午主题的旅游活动备受市民和游客的青睐,为景区和活动现场带来超高人气。龙文区开展以“奶奶教我包粽子”为主题的百人包粽子活动,吸引众多孩童参与其中;华安“两岸心·龙舟情”2019漳州旅投杯海峡两岸华安九龙江龙舟邀请赛、龙文九十九湾龙舟赛等赢得游客阵阵喝彩;翡翠湾滨海度假区推出手工DIY包粽子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据统计,假日期间翡翠湾共计接待游客8.22万人次,同比增长19.8%。

  精彩的民俗活动让大多数人到景区过节,享受假期。我市重点监测范围的两个景区出现了客流同比增长。其中,南靖土楼接待10.85万人次,同比增长15.7%;东山风动石接待2.35万人次,同比增长4.5%。

  文旅融合深度体验蔚然成风

  端午前一天,“春华秋实——陈秋日剪纸作品展”在市图书馆开展(展览将持续到7月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漳浦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秋日到场分享剪纸作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漳州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吸引了许多市民参加。

  生生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变成旅游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传统民俗变成旅游新体验……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也提高了文化附加值和旅游品质,一个节日,文旅融合给游客带来的是别样的深度体验。今年端午假期,我市不少景区深入挖掘漳州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

  6月8日恰逢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市区南湖文化生态园举办了漳州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活动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闽台传承”和“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涵盖了闽南地方特色曲艺、戏曲展演,非遗传统工艺现场互动展示,非遗项目图文展、红军进漳等红色系列主题展,博物馆海丝文物、馆藏非遗图片展,非遗产品展销,文创产品及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制作等项目,极具闽南特色韵味的展示,吸引了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赏花摘果乡村旅游人气满满

  六月份正是赏花摘果的好时节,提子、桑葚、百香果挂满枝头,假日里的漳州满溢粽香、果香。

  到长泰格林美观光园采摘草莓味提子、南山谷香水柠檬、牛奶木瓜等时鲜果蔬,到漳浦天福石雕园参加采茶、制茶、泡茶学习之旅,到云水谣观赏美丽荷花……假日期间,各乡村景区景点的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体验,乡村美景、田间劳作、农家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悠游度假。

  滨海怡情短途旅游需求旺盛

  今年端午假期,我市短线旅游需求旺盛,家庭自助、朋友结伴出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自助游占比89.5%。夏日适合逐海踏浪,端午到漳州享受自然生态、滨海风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新晋网红漳浦火山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滨海旅游的乐趣,漳浦欢乐岛还推出了星空帐篷房优惠……

  此外,到翡翠湾、天柱山欢乐大世界游玩成为不少家长带孩子出游的选择,南靖土楼、东山风动石、华安官畲村等特色旅游也深受欢迎。

  -本报记者 张晗 通讯员 陈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