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19  >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

漳州高新区:锐意改革创新 聚力高新产业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19-10-29 10:14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高”字为要

   画新区发展美图景

  高质量发展,是高新区发展的首要之义。高新区作为漳州发展的重点区域,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争先行、走前头。

  “中盟科技园自3月份正式开园后,1号至7号楼陆续交房中,目前入驻企业中有25家正在装修,10月份试投产。”福建中盟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连说,开园时首批有近5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为了解决更多企业的入驻需求,中盟科技园三组团、四组团已于9月底动工建设。中盟科技园是高新区首批引进的高端产业综合体项目,规划打造成高新区高端中小科技型企业集聚区,被誉为“一站式工业航母”,是漳州高新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小片区要有高产值。”漳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蔡志斌说,要做活做强做大工业园区,许多地方要突破惯性,探索创新一些新方式,如有些企业可以集中入驻中盟科技园,这样可以节省许多土地资源。此外,园区还选准主导产业,创新“产业链招商”“第三方平台招商”“投资运营招商”等方式,加快打造健康特色园区,加速产业集聚。

  “高新区由于开发程度低,通过高起点谋划,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孝道说,高新区就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可以画最美的“图案”。

  围绕如何打造新时代、新理念下城市建设标杆这个高新区城市发展的最美“图案”,高新区建设局局长谢伟宏已经忙了一个多月。

  “8月中旬,我们委托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来进行高新区的城市设计,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方案。”谢伟宏介绍,城市设计主要围绕漳州高新区的城市定位、城市发展模式、需要怎样的基础设施支撑、要导入怎样的产业、要配套怎样的城市景观等方面展开,站在更高起点规划高新区的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对漳州高新区的期盼:努力打造新时代、新理念下城市建设的标杆。

  8月30日上午,漳州高新区11个内设机构举行揭牌仪式,按序时完成体制机制改革阶段任务。新机构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漳州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迈出坚实的一步。

  “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门的揭牌成立,是漳州高新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漳州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意见》,大力推进‘区地合一’激发动力,释放活力的重要举措,掀开了高新区发展的全新篇章。”苏孝道表示,高新人将抢抓机遇、自加压力,敢于改革、善于改革,在改革中破难题、解新题,最大程度调动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在美丽的地方发展美丽的经济,用最好的土地产出最好的效益,努力实现区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新”字为义

   当创新驱动策源地

  高新区的“新”,不是新旧的“新”,它有着更深的含义——集聚新产业、发展新技术、展现新面貌。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兴产业做支撑。

  9月9日,漳州高新区集聚新产业又有了个大动作,当天,一个总投资500亿元的大项目——漳州中铁世博城项目落地该区,项目分会展产业、商业和住宅三大板块,总建筑规模达360万平方米。项目体量大、业态多、产业链条长,对带动漳州现代综合会展业发展、加快漳州中心城区南部重点区域开发、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会展业的优势得天独厚,下一步我们将精心做好漳州中铁世博城会展中心规划和招商,吸引国内一流的有成功会展业行业投资背景的企业落户,打造高新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漳州高新区区领导表示。

  除了集聚新产业,高新区的“新”还体现在新技术上。

  最近,漳州市东方拓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启兵挺忙的,他正在筹备上线第二条生产线的相关事宜。今年,该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4G触屏投影设备拿到了联通的30万台订单,顺丰、菜鸟、圆通、中通等国内著名快递物流公司的快递物流数据采集终端产品有近7成是由东方拓宇提供的,此外,公司的送餐记时卡产品又得到了美团30万件的订单……因为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在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东方拓宇的订单不断。“目前生产线的产能已经捉襟见肘,上第二条生产线已经迫在眉睫。”周启兵笑着说,感谢高新区为他们的发展预留好了空间,这次第二条生产线的上线才那么顺利,目前设备已经进场,只要技术人员招聘到位,就可以开工了。

  像东方拓宇这样不断研发新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在高新区还有很多。2018年度,高新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增长6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费增长52%,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家,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98件,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截至目前,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企业20家,共组织区内6家企业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企业申报第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有4家企业已通过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入库审核。

  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变化的背后离不开“高新”人坚持“升级”展现的新面貌。8月30日,漳州高新区新机构挂牌成立,当天下午,该区立即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全区大会”——“解难题、化积案,促开工、迎国庆”竞赛活动动员大会,打响了竞赛攻坚行动的发令枪。

  靖圆办一周内完成力鼎光学、高新东路等4个项目净地交付,有效化解3起长年阻工问题,12天完成力鼎光学项目土方平整12万立方米,有力保障项目开工建设需要;颜厝镇快速完成福厦高铁颜厝段、兰庭小区与同城大道夹心地、中部组团及配套道路工程等3个项目扫尾;九湖镇动员会后隔天就迅速完成水仙花保护区新塘村和田中央土地、青苗签约329亩,成功拆除圆山大道龙虎庵段最大单体建筑,切实扫除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正是得益于区镇村协同发力,攻坚竞赛活动开展以来,捷报频传,一个个难题在竞赛中攻克,一件件积案在攻坚中化解,快速扫除征地拆迁遗留障碍,有效保障项目顺利开工。9月27日,全区集中开工、竣工圆山大道道路工程(纵十路至象镇互通)、恒坤光刻胶等项目30个,总数比今年前8个月多10个,项目建设效率大幅提升,切实实现快开工、快投用。

  “区”字为果

   拓城市发展新空间

  漳州高新区也是漳州主城区。就是要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和要求,树立现代化的理念,从城市要素、结构、功能等多方面统筹考虑,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位。

  医院,是城市生活的重要配套,漳州高新区十分重视医院的规划配套和建设。

  位于龙江南路旁的漳州市医院高新区院区项目,已经连续一个多月24小时不间断推进了,目前,已完成全部桩基施工,进入地下室开挖及结构施工阶段。

  “体检中心楼、急诊急救楼、门诊医技楼等5栋楼,我们力争12月底前实现主体封顶。”漳州市医院高新区院区项目现场负责人林艺杰介绍,项目计划于2020年4月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2021年5月完成装修,同年10月底验收移交。待市医院高新园区投入使用后,高新区区域内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漳州高新区这个新生的区域,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城区功能日益完善,城区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高新区南湖文化生态园的丹霞山上,层峦叠翠,遍布着荔枝林、竹树及少量原生林,是漳州市区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在这里,丹霞驿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7810平方米,沿着山体错落有致建设连廊和丹霞驿等建筑。依托丹霞山周边自然山水和闽南文化资源,设计登山步道连接整个场地。登山路线,一步一景,丰富了场地体验性,打造了最佳观景节点。

  目前,丹霞驿连廊的地基、蜿蜒的上山步道路基已经完成,整理山丘、绿化山体正在推进,预计2020年春节前主体工程就能竣工。

  “节点设计以休憩、观景功能为主,构成丹霞驿特有的闽南元素构筑体。”漳州圆山新城建设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陈湖滨说,在满足游客通行的同时也为登山游客提供了最佳的休憩和观景空间。设计因地制宜,以轻巧的闽南文化亭廊契合山势,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修复山体和植被,并使建筑体融入山水之中,体现生态性。使建筑体远看成为环境中的有机景观,近看成为山水文化点缀的亮点,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景观视觉效果。

  除了打造过硬的“硬件”,漳州高新区也注重提供优质的“软件”,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漳州高新区行政执法局8月30日挂牌成立,9月18日接收城管业务,职权配套到位,这是漳州高新区、漳州市城市管理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漳州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意见》,大力推进“区地合一”激发动力,释放活力的重要举措。

  这标志着漳州高新区打造漳州主城区、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的目标翻开了新一页,进入新的阶段。漳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亚容表示:“通过城管执法体制的理顺,将进一步推动高新区城市管理服务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漳州高新区是我市的改革试验区。

  发展总有困难,改革伴随艰辛。“把困难举在头上,困难就是压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困难就是铺路石。”体制机制改革启动以来,高新区大力发扬“爱拼会赢”的精神勇气和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为响应“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发展大局,漳州高新区研究起草了《漳州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区内多次会议研究审议,已于近日出台实施。

  推行告知承诺制,是漳州高新区此次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实行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改革亮点。施工图审查将不再作为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工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经企业和设计单位作出质量承诺后即可办理施工许可。还有,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编制出台《漳州高新区工业建筑立面标准化图集》,让企业一直苦恼的建筑立面方案审批简单化、便捷化,由企业承诺符合图集要求,审批部门予以通过认可。如此可以节省企业大量时间,以最快速度开工建设并投产。

  漳州高新区还致力于打造我市的产业集聚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接近500亿元,增长20%。”漳州高新区领导说,高新区正朝着生态“高颜值”和产业“高素质”迈进。自然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生态、人才生态等“四生融合”的现代活力型高新区正强势崛起。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中盟科技园是靖城园区按高标准建设的一个招商运营平台,像这样类似的平台还有健康产业示范园、智能制造示范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

  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园力争2020年6月底建设完成,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能机械制造、精密机械制造、通信设备、自动化产业等大型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打响“高新技术产业”品牌。

  健康食品产业园,力争2020年6月底前建设完成,重点将以健康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加强与北京保罗投资集团招商运营商对接,加快引入高端健康食品企业入驻;同时,支持焙之道、其亮食品、新永创等现有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效益。

  集成电路产业园将强化与国瑞富邦第三方招商运营团队的多方合作,以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区为契机,聚集和带动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建设,积极引进一批知名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到园区投资。

  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打造日臻完善的工业园区、高效运转的产业平台、日趋便捷的交通网络、良好的医疗教育等产城融合生活配套……漳州高新区正围绕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高新区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加快中心城区跨江南扩,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一江两岸’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要求,坚定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