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里人头攒动、声音嘈杂。 “一言为定,这事就算了了。”一边,两位当事人长舒了一口气,心平气和地走出调解室; “二十万,一分钱都不可能少!”另一边,四位当事人相互纠缠着,情绪激动地走入调解室。 透过人缝,只见室内肖宝扬和孙亚池等工作人员默契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了下腰又坐下,继续调解矛盾纠纷。 这是调处中心当天调解的第二起纠纷,也是今年来的第141起。 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作为全省首个“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多元纠纷解决联动机制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市委政法委和市司法局领导下,今年来,始终坚持把调解中心工作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有效实施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全力服务保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化解疑难复杂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今年,在已受理的141起各类民商事纠纷中,结案112起,达成协议105起,终止17起,调解成功率达84.82%。 “得让项目动起来,每拖一天都是巨大损失” 为全力服务“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今年来,调处中心积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坚持深入项目工地和企业走访,主动靠前服务,在走访和调解工作中不断强化矛盾排查,努力维护企业公平竞争和合法权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7月29日上午,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该企业承包的某安置房工程因楼房板面漏水验收不合格,与建筑承包商产生了纠纷,使该安置房建设进度处于停滞状态。 “责任难定、损失谁赔,争执不下导致施工停滞,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延迟交房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负责人向调处中心主任肖宝扬和副主任孙亚池等人倾吐起苦衷。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安置房的个别楼房先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板面开裂渗水现象,工程监理方、工程质监站通知须采取全面整改补强措施。因此,公司要求建筑承包商对出现渗水的楼房板面采取补强措施,否则,不再继续支付工程款。然而,建筑承包商认为是混凝土承包商提供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有问题。混凝土承包商则坚持自身混凝土质量无任何问题。责任难定,施工停滞。 “既然责任难定,那就攻心。”肖宝扬和孙亚池等人回到中心后,认真梳理纠纷产生的全过程,分析各方利益得失,寻求三方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让项目动起来,否则每拖一天都对各方造成巨大损失。一旦动起来,可以替房地产公司止损,可以让建筑承包商有钱付给工人,可以让混凝土承包商的材料不滞留堆积。”中心工作人员一拍即合,立刻联系三方。 “继续拖下去,企业损失的钱可远不止补强费用这点。” “工人工资付不出来,作为承包商,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 工作人员分头与各方当事人交心,并给出方案:房地产公司继续按原来的合同将工程款支付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在一个月内对安置房出现渗水的楼房板面进行补强处理,费用由房地产公司从给混凝土承包商的尾款中先予以支付。 三方当事人在慎重考虑后,接受了调解中心的调解意见,握手言和,按调解方案实施,使得工程得以继续推进。 “矛盾纠纷好比铐住双方的一把枷锁,打开的钥匙就是‘诚心’” 调解是解决纠纷最直接的方式,调解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以诚相待、用心调解。 10月21日上午9时许,正在调解纠纷的肖宝扬和曾国栋接到市区某医院的求助电话,称该医院发生高龄产妇产下死婴的医患纠纷,死婴被引产后,患者家属在悲伤情绪和缘由不明等多原因驱使下,认为是医生不负责任造成的,连续两天纠集亲属40余人围堵医院,要求院方给个说法,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为避免事态扩大,肖宝扬和曾国栋等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面对情绪激动的人群,肖宝扬和曾国栋毫不犹豫地上前交谈,在表明身份后,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述说。待对方情绪逐渐平静后,肖宝扬与当事人家属拉起了家常,让患者家属慢慢敞开心扉。 谈话中,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患者家属经济条件优越,并不想要院方赔偿,孕妇产下死婴后一直很自责,他们只是希望作为主诊的医生以及院方能够向患者详细说明缘由,并到病房看望安慰一下产妇。 在了解到患者家属的意愿后,中心工作人员随即与院方进行沟通协调。院方听到这个诉求后,震惊之余亦有所顾虑,始终担心患者家属会作出对主诊医生不利的举动。 “我相信他们,万一真打起来了,我们挡在大家前面!”面对迟疑的院方,肖宝扬拍着胸脯向院方说道。 之后,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医院领导、主诊医生等一起到病房对孕妇进行看望慰问。在前往的途中,曾国栋发现,他们的身后竟跟着两名安保人员,“慰问就要有诚意,这种排场架势是打群架而不是言和。”曾国栋斥退了安保人员。 病房内,院方和主诊医生首先安慰了孕妇,并将前后缘由一一细说,希望她能尽快从伤痛中走出来。一番谈话后,家属表示认可责任不在院方,主动放弃诉讼和赔偿要求,对围堵医院的错误行为表示道歉。 “矛盾纠纷好比铐住双方的一把枷锁,打开的钥匙就是‘诚心’。诚心,不仅体现在双方当事人身上,还体现在调解的人。”肖宝扬说。 “‘一站式’司法确认,真是省事又省钱” 需要调解的纠纷,往往是耗时又繁琐。而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的“一站式”司法确认,不仅能够节约审判资源,简化办事流程,还能减轻群众诉讼负担。 11月18日上午,调处中心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人,他们步履匆匆,拿着一本存折心急如焚地问调处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否帮他们把存折里面的钱取出来。 原来这一老一少是叔侄俩,他们手里的存折是土地征迁赔偿款。2002年,因土地征迁赔偿,他们两户和其他两户共计四户的赔偿款统一存在了此少年父亲的名下,规定各户在取钱时必须有所在村委会的印鉴才能取。后来,其中两户将征迁赔偿款领走了,剩下他们两家未取。但如今,少年的父亲和母亲均过世了,如何领钱便成了一大难题。无耐之下,他们只好到多元调处中心来求助。 听完讲述,孙亚池告诉他们,可以采取调处中心的“一站式”司法确认,帮他们解决难题。 “首先,到村委会开具关于家庭关系证明以及存折里另外两户的已取款证明。其次,要有你姐姐的委托授权书,如此就可以来调处中心申请调解。拿到调解协议后,只需到同一栋楼的巷口法庭申请确认即可,且不再需要缴纳诉讼费用。最后,凭着法庭确认的协议书就可取钱了。”孙亚池和林平勇一人负责解释交流,一人拿着纸笔逐一将所需材料列出。叔侄两人听完,立刻回去准备相关材料。 次日,叔侄两人带着相关证明和委托书再次来到调处中心申请调解,中心在确认完材料后,立即给他们出具调解协议书,并带他们到同栋楼的巷口法庭申请确认。 “‘一站式’司法确认,真是省事又省钱,不到一个上午,就拿到了法院出具的裁定书、取到钱。”该少年赞叹道。 面对当事人的夸赞,调处中心工作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报记者 张志鹏 责任编辑:吴鹏举 黄妍婷 林思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