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19 >> 聚焦2020漳州两会 >> 委员献策

建言献策出实招 凝心聚力促发展——市政协大力推动漳州经济转型升级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19-12-31 17:48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从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力促智能制造发展到助推民营经济转型,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到推进水产业升级发展……一年来,漳州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在履职协商中体现政协的担当作为,齐心协力谋发展,集思广益献良策,一批建议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批示,许多有价值、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并转化为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有效推动了漳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 激发农业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漳州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市政协委员积极提交提案建言献策,《关于漳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几点建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留住乡村的‘形’和‘魂’;投入乡村振兴的要素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些存在问题亟待引起关注》提出要“优化村庄布局;大力培育乡村发展人才;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建优良环境”等建议,为促进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参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重要的一环。为此,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在听取多方意见后,提出《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关于加快建设我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议》《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助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用好话语权,发出好声音,市政协委员们调研视察的脚步不曾停歇。《关于整合提升我市乡村人才培训的建议》《关于注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关于促进我市黄金百香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深化以苗木为重点的漳台农业合作》《促进我市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建议》……一份份立足现实的提案、一个个操作性强的建议,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聚焦智能制造 力促工业转型

  着眼于贯彻市委“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决策部署,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调研,聚焦智能制造,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促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我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培育增长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调查研究,并经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协商,形成《加快漳州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该建议提出“把加快智能制造发展作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重要抓手;完善出台一套精准的智能制造发展扶持政策;探索制定多层次的人才支撑体系,为智能制造提供智力保障;加大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务实建议,为推进我市智能制造业发展,解决智能制造人才严重不足、技术创新整体水平不高、智能化改造动能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优化对台招商,推动漳台精密机械产业链深度对接;多方支持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建设;加强人力和科技保障,促进产业园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提升漳台精密机械产业,市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提升漳台精密机械产业的几点建议》,积极献策献力。

  市政协委员还提出了《关于加快漳州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加快推动“企业上云”,服务我市经济跨越发展》《再议大力推广使用本地工业产品的建议》等提案、建议案,推进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全市工业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助推我市工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聚焦基础设施 优化发展环境

  一年来,围绕交通、金融、体育旅游、水产业等方面,市政协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协商建言,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壮大。

  打造厦门湾南岸优质的综合交通环境,使之成为连通湾区与闽西南乃至广大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对于落实好省委关于实施“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战略和市委“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为助推项目建设,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围绕相关课题开展调研协商,形成《厦门湾南岸交通环境建设的建议》,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已规划或在建的项目落地或竣工;促进港区高质量发展;提高交通管理服务能力”等建议。

  城市快速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化交通网络重要一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市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机动车辆迅猛增长,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不足日益显现。因此,迫切需要把城市交通组织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构建中心城区立体快速交通系统,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格局与路网结构,改善市区群众出行条件。为此,市政协组织委员实地调研,形成《关于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议》,提出“突出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着力节点改造,提升主城区道路交通效率;加快路网拓展,形成中心城区循环快速路网;完善配套建设,提升快速交通系统整体效应”等建议,进一步推动市区交通运行环境的改善。⊙本报记者 刘婧

责任编辑:杨少勇 黄妍婷 林思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