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靖法院“黄志雄劳模工作室”法官到景区开展巡回办案活动 ⊙记者 郑来珍 林钰雪 通讯员 汤笃德 黄志刚 林娟娟 沈辉 文/供图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要求。“枫桥经验”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从化解纠纷到社会治理,从浙江探索到全国推广,不断取得新成效。漳州用心用情用力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打造漳州样本。 升级“调解员” 聚力解纷一体化多元调解全覆盖 “不和你们说了,我要求进行联片调解。”2019年7月29日,龙海市东园镇一起纠纷案件当事人大声说道。当事人所信赖的全域联片调解机制,正是龙海实践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2019年初,在龙海市司法局、龙海市法院倡导下,龙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域完善联片调解工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多元化解纠纷的意见》,在原有联片调解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提档升级”,推出全域联片调解机制。此举打破了此前基层各单位甚至各村的调解工作各自为战、调解效果不佳的困局,完善了龙海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随着推广运用,此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龙海市成立“联片调解网格站”15个,划分联片调解大片区14个、小片区38个,设置234个村居“联片调解室”,龙海法院共聘请驻院(庭)专职调解员16名、特邀调解员72名、调解辅助人员7名,开展调解229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160件。 如今,龙海市联片调解工作格局已逐步健全,实现联片调解活动全覆盖。“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新途径,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相互协调的纠纷化解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龙海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薛立强这样说道。 走村串巷,每月将全县巡回一遍,走遍每一个角落,就地化解了许多矛盾。这是“东山县检察院大篷车巡回检察”的“工作记录”。东山县检察院在处理陈城镇一起亲戚间故意伤害案时,邀请县公安局、陈城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村干部和村里的调解员共同参与矛盾化解。“你们既挽救了我,又挽救了我们一家人。”事后,嫌疑人陈某对检察官说道。 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奇“魔力”的大篷车巡回检察,采取谈、访、察、听四种形式,搭建社区、镇村、机关、团体沟通信息平台,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的关切,达到了民声民意“零暂存”。经常随车到村镇巡察的东山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徐华松介绍,大篷车直接开到群众身边,群众有问题就会直接找过来。既延伸了司法触角,又能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黄志丽法官工作室”“陈少华法官工作室”“黄志雄劳模工作室”“和贵调解室”等一个个漳州特色调解平台搭建而成。典型引领,因地制宜,漳州法院融入地方特色,创建符合民情特色的纠纷化解模式,满足不同层次人群不同时期的司法需求。 2018年10月,中央媒体“新时代枫桥经验”采访团深入漳州法院,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亲身感受“枫桥经验”在漳州法院落地生根、传承发展、开花结果。 近年来,漳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法院调解优势,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创新构建“三全三融入”(即调解功能全面覆盖、融入基层、大局、特色;调解模式全速提效,融入分流速裁快处、线上解纷提速、集成信息共享;调解队伍全员拓展,融入职责一把手抓、联动多级联调、社会多元拓展)调解模式漳州样本,构建形成以漳州中级法院为中心,12个诉讼服务中心、24个人民法庭、532个巡回办案服务点、法官工作室,20余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调解对接平台为辐射点,形成低成本、高效率、覆盖全市的立体调解网络,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全市法院调解撤诉率实现连续12年位居全省法院第一,并指导人民调解16万件,实现了“依靠和发动群众,矛盾不上交”,有力促进漳州全市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升。 携手“保护神” 聚群防群治力量创共建共享格局 一提到漳州,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漳州110”。“漳州110”作为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被赞誉为“人民的保护神”。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契机,如何为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注入新活力?漳州推行“2+N”模式即“社区(乡村)110”做出有力的诠释。 漳州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即“社区(乡村)110”,其中的“2”即“二员”,指城乡社区农村的网格员和民警(辅警);“N”是指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简单来说,就是专职人员与群防力量相结合。具体操作上,是由所在社区(村居)“两委”成员担任的网格员和按“一社区(村居)一警(辅警)”配置的民警(辅警)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专职承担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律法规、代办公共服务等职责和任务,加上因地制宜组建的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组成城乡社区综合治理的一张大网,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2019年7月16日,市区发生一起飞车抢夺金项链的案件,警方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7月25日2时许,民警联合“龙溪猎鼠队”,经过3个多小时蹲守、追击数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这是一起在漳州推行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支撑下破获的典型案例。 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黄华安说:“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作为新时代“漳州110”精神的发源地,漳州市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开辟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漳州市在连续3年刑事警情下降的基础上,刑事警情同比又下降20%、入室盗窃警情下降35%,漳州市群众安全感达98.23%,创2019年新高。 2019年8月6日,漳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推行“2+N”模式即“社区(乡村)110”的通知》。依托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即“社区(乡村)110”,漳州市公安机关把百姓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解决在家门口,把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化解在第一线,推动社区、乡村更加和谐稳定发展。“聚焦止于未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着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芗城分局局长陈建生表示。 织密“平安网” 责任与联动到网管理与服务到格 平和县地处闽粤两省四市八县交界,点多线长面广,警力有限,如果矛盾纠纷不能快速有效处理,就容易激化。2019年来,平和社会治安却持续好转,八类严重暴力刑事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6%,万人发案率继续保持全市最低,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率位居全市第一。这与平和积极探索城乡网格治理即“乡村110”新模式分不开。平和以“党建+乡村110”为引领,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组织体系。以乡镇为大网格、村为中网格、村民小组为小网格,构建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 针对山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等特点,平和法院以“枫桥经验”为引领,依托进驻交警大队的交通审判庭与平和县交通事故快速调解中心,不断完善道路交通一体化解纷机制,推行立案、庭审、调解、执行等“一站式”司法服务功能。2019年平和法院在已有线上调解对接点2处的基础上,拓展三平风景区、五寨乡、高峰谷景区3个对接点,将便捷专业的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实现9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成为平和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亮点。 2019年来,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健全完善“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推动全市警务效能提质增效。“云霄110”进行全面升级,新的专业营房和勤务指挥室相继投入使用,催生了“全天候支撑、全链条保障、全方位监督”勤务模式的运用,动态化巡防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大大缩短了警情到场处置时间,实现案件快侦快打快破和警情高效处置,让“云霄110”更快更灵,积极回应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 2019年3月28日,漳州市司法局、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乡村振兴战略法学研究基地在平和县霞寨镇律师调解室授牌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战略法学研究基地的成立,成为漳州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新模式、建立村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让司法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频共振。2019年,全市村居(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880人次,开展法治宣传935次,参与制定村规民约75件,为村(社区)管理提供法律建议意见797件,参与调解纠纷1079件,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563件,实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专业法律服务。 “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漳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市县两级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发扬“枫桥经验”精神,做实做细做活控申检察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找准司法救助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结合点,主动作为,确保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精准扶贫范围。 进入新时代,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漳州也与时俱进,全面升级12345便民服务平台,实行公安110分别与“民生110”,即114、12345、12348、12319“三方通话”、平台流转,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处置110非警务事项,确保人民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专业高效解决。运行以来,流转至“民生110”的非警务警情7902起,同比上升452.6%。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实现基层治理良性循环的一把“金钥匙”,也必将为平安漳州的建设续写更为生动的篇章。 责任编辑:吴明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