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19  >  聚焦2020漳州两会  >  委员献策

建言资政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录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20-01-04 11:09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核心提示

  建言资政担使命,凝心聚力谱新篇。1月3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建言献策,为打造工业新城、建设富美新漳州、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现摘录部分委员的发言予以刊发。

古雷石化园区PX项目 许金林 摄

  关注经济发展

  加快漳州智能制造发展

  漳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刘志明

  近年来,我市把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但由于我市智能制造起步较晚、龙头企业数量少等问题导致带动力不强。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培育增长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议把智能化升级改造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培育引进作为今后工作的主旋律;针对我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薄弱、缺失环节,出台并实施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政策扶持落实体系,为智能制造产业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制定多层次的人才支撑体系,对高层次人才要“引进、培养、回归”多措并举,加大力度培养挖掘本土人才,为智能制造提供智力保障;加大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我市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壮大,扶持鼓励智能制造企业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扶持休闲食品制造产业发展

  漳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陆銮眉

  漳州是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为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市休闲食品制造产业,建议提升服务意识,发挥政策效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及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做好优秀品牌的宣传与产品推广工作;建立健全诚信自律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突出创新转型,助力产业升级,提高行业装备水平;引导食品企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两化融合贯标达标,充分运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助力市场开拓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互联网+”模式,建设漳州农业产业化龙头电商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对接经销商,同时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驻建设,建立“基地+平台+金融”新模式,提供特色服务,支持企业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对接消费者,力促漳州食品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电商生态圈。

  加快漳州台资工业发展 

  民进漳州市委员会 颜小燕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台资工业已经成为漳州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我市台资工业起步早,但近年来发展进入调整期,台资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为推进我市台资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建议进一步细化惠台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破解台资企业发展瓶颈,营造“零障碍、低成本、优服务”的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台企扩大投资、转型升级的信心;围绕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提升引资实效,增强台资工业发展后劲,设立对台产业融合指导协调机构,建立联系交流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形成跨部门、多渠道、便捷化的工作机制,同时结合漳州现有产业基础,精心策划一批高质量的招商项目吸引台商前来投资;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对台产业园区,针对不同类型产业园区出台具体惠台实施细则,构建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动能,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进一步激活我市“夜间经济”

  九三学社漳州市委员会 王金泉

  漳州古城板块夜间经济的活跃说明了我市的夜间经济将大有可为,但目前我市夜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激活我市的夜间经济,建议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消费设施配套建设,减轻中心城区夜间生活圈基本设施配套的压力;在不破坏景观和生态效果的基础上,按一定空间比例,允许早期的城市景观内配套建设消费设施,以延长市民在景观内旅游休闲的时间,进一步提升夜间生活的舒适度、便捷度,激发更多市民参与夜间消费的热情;打造夜间经济主题场景,凸显漳州魅力,以主题场景打造为主线,突出区域特色,点亮小城生活;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政府投入与市场运营的关系,完善政策配套,为进一步激活我市夜间经济提供决策参考。

  关注文化事业

  把中国女排漳州体训基地建设成城市新地标

  漳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苏美华

  漳州体训基地是中国女排第一个训练基地,也是“中国女排精神”的诞生地和中国女排冠军的“摇篮”,但目前中国女排漳州体训基地存在规划用地不足、占地面积小等问题。为擦亮这张名片,必须加快中国女排漳州体训基地的改造。建议把中国女排漳州体训基地所在片区打造成漳州标志性的区域,积极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加大财力投入,推动中国女排漳州体训基地二期改造工程,复建竹棚馆,并建设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新馆。加快资源整合,争取电影《中国女排》来漳举行首映式,在市区“胜利公园”内增加有关中国女排文化元素的雕塑作品,并将其更名为“中国女排胜利公园”,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多措并举发展与中国女排有关的旅游业。

  加强漳州古城运营与管理

  漳州市政协特邀(二)界 杨栋

  漳州古城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漳州古城保护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为持续做好古城保护开发,提升运营与管理水平,建议完善文物遗迹保护,修缮保护“五星聚奎坊”及重要古碑,复建漳州府学,建立历史人物纪念馆室。设置游客管理服务中心,绘制古城平面图并设计游览路线供游人自助使用,制作牌匾介绍重要的历史建筑,并配备自助式耳机,即时收听景点内容介绍,增设露天电梯,便于老人、小孩及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使用。定期举办非遗文化展示表演活动,增进人们对漳州非遗的认识,在漳州文庙定期举办祭孔大典,以营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规划建设酒吧一条街,增加商业文化氛围,不断创新开发出适合漳州古城的各类活动,体现漳州历史文化特色。

  关注民生改善

  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民盟漳州市委员会 蔡晓洁

  随着全市产业升级和工业发展再提速,对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当前,我市存在现代职教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产教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培育职业本科,成立推动漳职院建设职业本科高校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要求,全面提升漳职院的办学条件,确保顺利升格为职业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特别是围绕我市提出的打造石化、装备制造、钢铁及钢压延、食品四个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重点建设服务于四大产业集群的专业群和服务于产业的特色专业;整合产教资源,打造示范行业和企业,定期组织产教对接活动,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突出重点,提高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比例,深化这三种企业的产教融合程度。

  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农工党漳州市委员会 张建国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国家新一轮基层医改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我市先后有6个县开展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我市仍存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配套政策等不够完善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议强化政府主导,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列入我市医改督查重点,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把办医自主权充分下放给县总医院,进一步明确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打造医疗利益共同体;健全运行机制,通过组建服务团队、委托医学院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加快县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率;完善财政投入补偿机制等配套政策,全力保障医共体改革。

  试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漳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刘丽贞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服务的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为进一步加快补齐我市养老领域民生短板,探索试行“时间银行”公益互助养老新模式,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在各社会工作组织积极参与基础上,组织引导低龄健康老人向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引导社会公益组织落户“时间银行”;建立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时间银行”信息化,利用云平台技术,建立全市范围统一运行的“时间银行”管理系统,并加强社区间合作,实现各社区“时间银行”储户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探索符合我市特点的“时间银行”养老制度模式,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

  关注漳台交流

  推进漳台青年交流融合

  共青团漳州市委员会 陈婉儿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就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对福建提出的要求,大胆尝试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推进漳台青年交流融合方面仍存在对台青少年交流活动内容相对单一、交流形式相对单向等问题。建议合理分类引导,增强漳台青年交流工作的影响力,在点上形成突破,在面上广泛推进,让两岸青年交流更加深入、持久;加强市直对台有关部门的横向联动,完善漳台青年交流工作的保障体系,积极整合资源,分析研判漳台青年交流薄弱点所在;提升原有平台,构筑漳台青年交流工作的有力阵地,设立台湾青年综合服务中心,发挥台湾青年基地“前哨站”作用,为台湾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和帮助,探索为在漳台湾青年开辟以“安家”为目标的房屋租赁模式。

本版文字由记者 张志鹏 闫锴 张江璐 整理 图片除署名外由 黄俊鸿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