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区两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抓好古城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工作,通过多措并举,激活古城夜间经济。2019年古城旅游接待总人数预计达224万人,同比增长34.1%。 目前古城已完成台湾路西段、香港路北段、始兴北路等路段的灯光改造及夜景工程建设。对漳州古城记忆馆、灯谜艺术博物馆、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古城文学馆)等场馆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加大业态招商力度,相继引入北京大福堂国医馆、片仔癀博物馆、凯笙琴艺等较大规模业态和一批文化、休闲业态,繁荣古城商业。举办古城文化节、长桌宴、露天电影、音乐会、文化市集等系列活动,提升古城文化品位。 优化夜间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掌灯引路”成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2020年,漳州古城将进一步繁荣古城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加强业态招商运营,推进已修缮向阳剧场、大众影院、红吧等建筑投用,打造“漳州中华名小吃馆”,同时加快北京路、台湾路东段业态招商;提升古城文化内涵,加快古城内文保单位修缮和府学建设,推进汪春源故居布展、青年路番仔楼投用,同时策划打造一批网红拍照打卡点,增加古城旅游乐趣;加快三座温泉酒店建设,开放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古城风貌颜值,加快南入口修缮建设和炮仔街、台湾路东段等道路改造,以及青年路、博爱道、延安南路南段、香港路南段等4条道路立面整治,在已完成延安南路示范段遮阳棚统一改造基础上,延伸台湾路老字号段;推进古城北入口周边停车楼、非机动车停车场及延安北路道路改造,改善外围交通秩序;加快古城导览系统建设、安全标示及古城消防中队建设,使市民、游客能够放心享受古城夜生活。 ⊙本报记者 闫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