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谷文昌网上纪念馆 >> 媒体宣传厅 >> 漳州媒体

让更多人走近谷书记 刘博娴一年为15万人讲述谷文昌的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20-04-30 09:53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沈小琴  沈小琴
字体:【

  刘博娴日前获得“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身为谷文昌纪念馆讲解员的她,一年为15万人讲述谷文昌的故事。她希望——让更多人走近谷书记

  

  刘博娴(左)在讲述谷文昌的故事

  日前,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联合会表彰第十七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并授予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其中,东山县“90后”女孩刘博娴摘得殊荣。

  近段时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谷文昌纪念馆暂时取消对外开放,可作为谷文昌纪念馆讲解员的刘博娴却没有松下劲来。趁着休息的时间,她在家里常常翻阅谷文昌的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更多感人的素材,以备开馆后继续为参观者讲解。“谷文昌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事迹可谓是常读常新,即便是同样的故事,也会收获新的领悟。”刘博娴说。

  在刘博娴的书柜里,还陈列着很多医学方面的书籍。2014年,刘博娴从护理专业毕业后,成为东山县中医院一名医护人员。2015年,热爱主持和演讲的她,听说县里举办谷文昌精神宣讲员的评选活动,积极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她以出色的表现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这一次经历,让她走进了谷文昌纪念馆,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起初,我对谷书记的印象还停留在课本,以及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中。现在,越是走近他,越深受感动和启发。”刘博娴回忆。初来馆内,为了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在自学过程中,她常向前辈提出自己的困惑,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一有机会,她便走访以前谷文昌身边的工作人员,并请教当地研究谷文昌精神的学者。在她的脑海里,一位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书记形象愈发清晰起来。

  夏季,是谷文昌纪念馆的客流高峰期。刘博娴介绍,一天最多要接待20批参观者,每年要为15万人讲解。“忙起来的时候,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可即便如此,在辛苦之余,更多的还是感动。那是她到谷文昌纪念馆的第一年,正逢清明节。一位90多岁的老阿婆在孙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爬上高高的台阶,来到谷书记坟前,深深鞠了一躬,口中轻诉起对他的怀念。“那一刻,老百姓对谷书记的深情触动了我。”刘博娴说,原来,“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有不少参观者听完讲解,红着眼眶要离开纪念馆时,转身竖起大拇指对她说:“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县委书记!”在谷文昌纪念馆的日子,让她渐渐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她要传承好这份精神,讲好谷文昌的故事。

  近年来,作为市青年讲师团讲师、县青年讲师团讲师、县乡村讲师团成员、谷文昌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员、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专线义务讲解员,刘博娴将谷书记的事迹传播得更远。2018年10月,她代表县、市参加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基层理论员宣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省“乡村讲师团”人才库,并参加省、市基层理论巡回宣讲活动;2019年6月,她受邀到南京为东部战区空军部队的数万名官兵进行谷文昌精神讲课……

  此外,刘博娴还致力于志愿服务,是全国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市参加省红十字会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拥有“双重身份”的她到医疗系统报到,不管白天晚上,刮风下雨,始终坚守在入岛的“第一道关口”,每次执勤6个多小时,在非常时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谷文昌精神。“我会像谷书记种下的木麻黄一样扎根、坚守、奉献。”她坚定地说。

  “择一城,等一人,我等到的人是谷书记。”刘博娴沿着谷文昌老书记的足迹,让红色精神更深入人心,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走近谷书记,爱上美丽的东山岛。

  ☉殷琪 文/图

责任编辑:杨朝华 罗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