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诗虹为华安大地土楼群拍摄宣传视频
糯米、红糖、竹片和水,不知道是哪位天才建筑师,将这些材料神奇地组合在一起,构筑成土楼最坚实的身躯;台风、地震、土匪、战乱,没有摧垮它,尽管几百年来饱经沧桑,但它仍巍然不动、遗世而独立。 来自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数媒专业大一学生陈诗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华安人。小时候陈诗虹曾多次跟随父母游览华安大地土楼群。从那时起,土楼的神秘雄伟,就在她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她希望有一天,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土楼、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当了解到闽南日报与团市委、市商务局、市文旅局联合开展漳州返乡大学生“为漳州代言为家乡带货”活动,陈诗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拍摄了宣传片。 “我的家乡华安县,位于漳州市西北部,是全域旅游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漳州市唯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继张家界之后全国第二个以县域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面对镜头,陈诗虹落落大方,“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华安大地土楼群,就有这样世遗瑰宝。大地土楼群位于仙都镇大地村,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均为蒋姓祖孙建造的大型住宅。这些土楼,都是古代夯土建筑一大奇迹。” “土楼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陈诗虹告诉记者,每当她走进土楼的大门,轻轻拂过那饱经风霜的城墙,仰望经历几百年仍安然屹立的民居,心中总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跟随着陈诗虹的脚步,记者游览了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每到一处讲起土楼来,她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二宜楼,是华安土楼的典型代表,是福建土楼的杰作,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二宜楼素有‘土楼之王’‘神州第一楼’‘民居瑰宝’等美誉,是第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二宜楼的‘二宜’两字,拥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文宜武的美好寓意。” 二宜楼是单元式与通廊式有机结合的典范,楼内还有西洋半裸女画像、西洋钟和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约时报》和《纽约晚报》,见证它与世界各地交流的史迹。陈诗虹告诉记者,这样的建筑,在福建土楼是独有的,在中国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宝库。 与二宜楼建筑模式相仿的南阳楼,是福建土楼博物馆所在地。这是陈诗虹推荐的第二座土楼。“南阳楼兼有通廊式与单元式特点,三层设内外双通廊,是全省唯一一座双通廊圆形土楼。”陈诗虹说,“除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也非常值得一游。这座土楼为方形土楼,背靠狮子山,俗称‘狮子踏印’。整个建筑呈前低后高,等级分明,建筑设计构思已由防御为主向追求舒适转化,十分适合居住。” “不过说一万遍,不如亲眼所见。”镜头中,陈诗虹多次热情地邀请游客前来参观华安土楼。尽管在太阳底下拍摄暴晒一整天,但她却没有丝毫疲惫感。“能够为家乡土楼代言,是我这个假期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陈诗虹如是说。 ⊙本报记者 曾婷婷/文 王鹏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