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0 >> 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 头条

“医”往无前 奋勇战“疫” ——“抗疫斗争的漳州实践”系列报道之二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   2020-06-05 17:15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叶祺敏  叶祺敏
字体:【

  

2月2日,漳州市医院隔离病房内,医生与患者互致问候,互相打气,同心战“疫”。(资料图片)

    

  冬春之交,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华夏大地。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湖北武汉,扩散在人口流动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漳州市医疗战线人员以坚定的决心、专业的技术、扎实的措施,推动疫情防控、救治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全员战备阻击防控

  累计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56894人次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传播速度越快的传染病,越需要专业人员的精准防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是对阻断新冠肺炎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对全市各条医疗战线的一次大考。

  1月15日,全省卫健系统新冠肺炎工作视频会后,市卫健委迅速响应,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务必高度重视、务必强化措施、务必确保安全稳定”,并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月20日,漳州市新冠肺炎检测实验室组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10名检验人员完成培训,24小时轮班开展全市肺炎及发热病人等可疑对象检测排查工作。

  1月23日开始,市卫健委全员取消春节休假,进入战斗状态,同时在原来24小时应急值班、领导带班制度的基础上,再安排3支值班队伍,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对外联络、应急处理、群众咨询解答与指挥部后勤保障工作等。

  随着庚子年钟声的临近,彼时的漳州,严阵以待。

  根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十一个一律”的工作要求,漳州“四防四控”举措快速落地、严格落实。

  ——早防早控。及时制定3份应急预案,在全市范围内设置33家集中医学观察点和15个湖北(武汉)滞漳安置点,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安全场所。

  ——联防联控。各级各单位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确保防控力量、责任到位;加强军地联动,与第909医院就加强疫情防控及通联协作等多次进行深入会商,构建协作机制。

  ——严防严控。市县两级疾控流调专业人员,发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以侦查探案的严谨态度,深入现场对每一例患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面对面流行病学调查,确保每例病例感染来源、传播链条快速查清,共调查确诊本地病例20例、境外输入病例1例,疑似病例42例,密切接触者385人,完成1000多份流调报告。规范门诊管理,建立发热门诊网上咨询APP,提供实时“在线咨询服务”。此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特别是对全市涉疫重点场所进行排查。

  ——群防群控。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从源头上防止住病媒生物滋生繁殖和病毒传播途径。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好湖北武汉和省外疫情重点地区来漳返漳人员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的健康监测及医学随访,坚持每天2次上门测体温和询问健康状况,并做好健康管理台账登记,守护好家门口第一道防线。

  从寒风刺骨的大寒到风和柳绿的清明,再到万物复苏的谷雨,漳州的“四防四控”工作,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5月20日,人员排查组累计核查湖北省入漳人员10600人;市疾控中心累计排查病例1332例,排查密切接触者919例,筛查其他人群5171人;全市累计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56894人次。

   

  全力以赴救死扶伤

  治愈率100%

  “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漳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确保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实现零死亡。

  新冠肺炎治愈率百分之百,这是漳州医护人员在疫情“大考”中交出的答卷。而这份答卷的背后,凝结着一个个“参战”医护人员不惧风险的日夜坚守和付出。

  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打赢这场战“疫”。疫情发生早期,一系列决策安排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快速建立并对外公布132家发热门诊;快速确定16家定点救治医院,设置隔离病房168间、床位292张,设立13家后备定点医院,增加隔离病房114间、床位230张;快速组建由918人组成的医疗救治队伍、45个专家组成市级专家团队,并24小时轮班在岗;快速组织开展10场共3900多人次参加的诊疗业务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作为我市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在漳州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前,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就已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首位患者收治入院当天,医院即实现了医护人员到位、设备防控到位、物资保障到位、生活保障到位。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从1月25日省卫健委确认漳州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始,站上“火线”的漳州有条不紊地“攻城拔寨”,全力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个性诊疗——实行“一患一团队”“一患一方案”,科学精准施治;强化“一人一诊一室”的诊疗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作用,与省级专家进行医疗救治远程会诊,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实施针对性治疗……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一个个难题被化解,一个个难关被攻克。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患者老郑隔离期的两次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CT拍片呈现肺部感染严重。一边安抚急着出院回家的患者及家属,一边继续坚持隔离治疗并重复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经第五次咽拭子检测后呈阳性,最终予以确诊。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去年刚刚毕业的林小红第一次和新冠肺炎病人近距离接触,就经历了一场紧迫而危险的大抢救。“当时一名重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骤然下降,造成呼吸困难,病人不停呻吟并冒着虚汗,检测仪也发出刺耳警报,必须立刻为病人建立人工气道。”林小红毫不犹豫冲了上去,协助插入喉镜、插入气管导管,一系列娴熟的动作之后,屏幕上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时她才突然心里一揪:插管过程必须要近距离面对患者敞开的、不断喷涌出病毒的呼吸道,稍有不慎,“中标”概率非常高。“你问我怕吗?当然怕,但这是职责所在,我们绝不后退。”她说。

  治病还疗心。从1月30日入院到3月7日出院,75岁高龄的胡爷爷是此次疫期住院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病症最重的一名患者,入院初期每一次移动都会伴随剧烈咳嗽。拍背、吸痰、喂药、清理排泄物,市医院四个班组的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守护陪伴着他;怕他感到孤独,护士们一边亲昵地喊着“爷爷”,一边轮流为他讲故事、念报纸,还帮助他下载App、学习年轻人的“时髦玩意儿”。“我好像一下子多了好几个孙女,感觉好幸福。”治愈出院时,胡爷爷拉着大家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零死亡”的数据背后,也包含着中医的一份贡献。我市采取中西医联合抗病毒综合治疗,在充分运用西医病原学疗法的同时,注重发挥中医药固本扶正的独特优势。此次疫情中,市级中医专家组通过中医望闻问切,采集四诊信息,辩证施治,个体化一人一方,每一位患者专家组均认真研究讨论,最后确定开具中药处方。全市21例(含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患者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

  快速集中、个性诊疗、中西医结合。在这场战役中,医护人员们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竭尽全力,成功将患者的生命从病魔手中夺回。

   

  逆行援鄂共克时艰

  65天奋战风暴眼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绝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或者一个省份的事,更是需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在做好漳州本地防疫救治工作的同时,77名龙江儿女逆行出征,远赴武汉,救死扶伤,集中火力“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时间,回拨到1月26日大年初二。

  春节刚过,市卫健委便第一时间发出援鄂动员令。我市广大医务人员主动请缨,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医疗队员的招募。最终,7名来自漳州市中医院和龙海市第一医院的白衣战士,成为漳州市第一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

  此后,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纷纷响应号召,在全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在湖北人民最需要支援的时刻,充分发扬漳州龙江大局精神、奉献精神,主动请缨、义无反顾,逆行奔赴湖北抗疫最前线。

  在这四批共77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中,医生15名、护士62名,主要为呼吸、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中医等专科医护人员。其中“90后”40人,年龄最小的只有21岁。

  出征之时,他们有人刚刚上完夜班,来不及回家一趟便踏上前往武汉的飞机;有女队员剪断长发、剃为平头,留下“战‘疫’不成功,我不留回长发”的誓言;有夫妻变战友,携手赴前线……

  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武汉光谷方舱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都是77名白衣战士战斗过的地方。有时仅仅收治病人,便需要从正午到凌晨。一天下午,刚结束早班工作的康德,正要吃午饭,突然接到电话通知:金银潭医院准备接收100名新冠肺炎患者转院,而康德所在的病区分配8名。当把这8名病人收治完毕后,已将近晚班的下班时间。这时,三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解了大便。擦干净、打热水,身体擦浴……在全身防护下,康德和同事们的每一口呼吸都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待到交接完毕,又是凌晨时分。

  从1月27日我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到3月31日最后一批40名队员完成救治任务离开武汉,65天日夜奋战,队员们共参与收治病人922人(其中危重病人109人),治愈出院604人,转院207人,实现患者“零死亡”、工作“零投诉”、治愈“零复发”、队员“零感染”、救治“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市委书记邵玉龙在迎接医疗队队员凯旋时表示:“你们是漳州的骄傲、人民的英雄。”

  去时无畏,归来无恙。如今,这77名队员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上。或许因为疫情,没能来得及让武汉人民认清他们那张被口罩遮住的笑脸,但是那一碗碗地道的热干面,一封封真切的感谢信,一张张全副武装的合影,那一声声“感谢你们”“一路平安”,都见证着两地人民的“生死之交”。

  ⊙本报记者杨瑞张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