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砖墙、燕尾脊,在闽南传统特色的龙文区圳头武馆中,“哈嘿,哈嘿”的练武声响彻云霄。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儿童正在分组操练拳术,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他们的师爷是陈金水,一名致力于守护闽南传统武术,开启漳台武术交流的老人。1950年陈金水出生于漳州市龙文区,现为龙文区武术协会会长。 这群5-15岁的孩子在师父、师爷的用心调教下,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练起武术套路更是一板一眼有章有法。陈金水说,这就是练武之人特有的精、气、神。 ![]() 陈金水帮助学员规范动作 缘起●始于心声 行于担当 陈金水与武术的缘分应从青年时期说起。受家传中医正骨医术的影响,陈金水表示,由于正骨手法力度的需要,民间中医正骨的师傅一般都练武术,加之自己爱好体育,自然也就走上习武之路。 “恒”是成功之本,武术这条道路,他一走就是半个世纪,“守护闽南武术”的信念贯穿了陈金水的整个练武生涯。 ![]() 陈金水获得的奖牌、奖杯一览
在陈金水等一批武术爱好者的积极倡导下,龙文区武术协会于2004年9月成立。协会成立后,陈金水带动武协一班人致力于推动闽南传统武术文化的复兴,以武健身,以德育人,并着手选拔出优秀运动员参加各级武术交流比赛,积极开展与各兄弟县市以及泉州、厦门、宁德、龙岩、广东等地的武术文化交流。 交流●以武会友 漳台同源 2006年4月,陈金水应邀参加由致公党福建省委在厦门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传统武术论坛,结识了时任台湾武艺文化研究协会秘书长的郭运哲教授。在二人的协力及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漳台武术文化交流之路被打通了。 ![]() 在与郭运哲交流中,陈金水提出台湾武术根在闽南的看法,力邀郭运哲来漳考察交流。陈金水的这种看法是有据可查的。据《台湾省通志》载:“闽粤人之移居台湾者,不可胜数,尤以闽人为多。郑成功入台时,台湾汉人不过十余万人,至清领台湾以致光绪二十一年,移民数约三百万人。”不少精通武艺的漳泉籍将领,如将军蓝理、水师提督万正色、蓝廷珍、林亮、以及漳籍武进士柯参天、黄鸣凤、武举人林荣茂等,都曾被朝廷派驻台湾任职或在台湾传播武艺,把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白鹤拳、猴拳以及龙、虎、豹、蛇拳等多种拳种以及狮法、民俗阵法传到了台湾。 在交流考察中,台湾武术学者确认,台湾传统武术与漳州文化同宗同源。 “闽台武缘深厚,如何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呢?”陈金水思考着。 ![]() 受央视《激情广场大家唱》栏目启发,2007年陈金水牵头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活动。回忆起首届“大家练”,陈金水感慨万分。“经费由我和另一位副会长陈加生解决。我一家老小齐上阵,二姐帮我找女选手,大女儿客串主持人,小女儿帮忙拉赞助。”尽管条件简陋,但第一届活动的举办奠定了两岸的武术沟通之路,得到台胞的认可及当地群众热情的参与。台湾武艺文化研究协会秘书长郭运哲在观看第一届“大家练”后当场表示,“我们的根就在这里,如果我们搞不明白过去和现在,就不会明白将来。” ![]() 女学员巾帼不让须眉 为扩大“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的影响,自2008年起该活动由龙文区政府牵头举办。2010年该活动发展为漳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对台交流特色项目。共叙两岸情,同筑中国梦,活动至今已连办十一届,该活动不仅为两岸武者搭建了一起展示同根同源武艺的“武台”,也通过武艺切磋,使漳台两地武者建立深厚的友谊,携手传承、保护传统武术文化,促进了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将于11月16日在闽南水乡举办,以“武缘”拉动“人缘”,漳台武术交流持续进行着。 ![]() 精通器械的学员正在操练
藤盾牌、单头棍是闽南武术中最古老、最实用、最具代表性的兵器。然而,近代以来,单头棍逐渐被轮扫一大片的竞技棍花所取代,简捷实用的单头棍法濒临失传。但在漳州,单头棍、藤盾牌得到很好的保存。太祖棍(拳)是陈伟平的特长项目,与师弟陈志亮的棍盾对练在省内外颇负盛名。这对棍盾对打组合除了走上各级武术比赛斩获佳绩之外,还走下基层到各地进行演出,展现风采,传承守护闽南传统武术。 “目前圳头村又有几十个青少年正在传承闽南武术,接受以武健身、以德育人的正能量教育。”后生可畏!陈金水看到这么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少年们认真习武,颇感欣慰。 ![]() 正在操练的少年学员拳脚凌厉、虎虎生威
推广●与时俱进 科学论武 根据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为激发零基础孩子的兴趣,陈金水精心钻研,简化出一套龙文南拳十八步,以利于闽南武术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2017年5月,龙文区“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在漳州第九中学启动,“龙文南拳十八步”正式进入校园。目前,龙文武术课程在漳州九中、郭坑中心小学等五所学校开设。 传统武术门派较多,各门派之间的拳术动作要求不同,这将影响了武术的传播推广。陈金水认为,传统武术要推广就应将其理论化、数据化、知识化 、规范化。“比如,出拳的角度,脚步的尺寸与角度等,要有一个数据规范”陈金水比划着说道。他认为,闽南武术要推广需要与时俱进,熔古铸今,形成科学理论体系。 ![]() 陈金水教导学员武学理念 “闽南漳州拳种繁多,有太祖拳,五祖拳,白鹤拳,相公拳,五兽拳,达尊拳,战派双技等十种以上传统南拳,可以这样讲,在福建省传统拳种最多的地区是漳州。”介绍起漳州武术的种类情况,陈金水颇感自豪,如何传承守护和弘扬这些文化瑰宝,陈金水深感任重而道远。
总策划:叶明义 策划:赖雄伟 吴荣光 沈毅玲 黄远林 罗荣芳 记者:周媛婷 陈静 林心凌/文 黄俊鸿/图 视频拍摄/制作:李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