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嘉宾:张少华(右)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漳州市工信局、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联办的《漳州工业发展大家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张少华。张教授,您好。 张少华: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工作部署,如今漳州人对这句话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张教授,您是如何理解“大工业”,抓好“大工业”呢? 张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部署,提出要旗帜鲜明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久久为功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我们必须先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大工业”,弄清楚它的内涵和实质意指。 在我看来,1、大工业可以是指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大产业集群等等工业项目。2、大工业也可以涵盖所有产业的工业化化进程,可以拓展到不同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内涵。比如:旅游业、农业、服务业等各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树立“工业精神”思想,用工业化来发展各个产业,满足“专业、高效、规模效益”的发展要求。 主持人:我刚注意到,您提到了一个词叫“工业精神”,那么,“工业精神”指的是什么呢?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 张少华:什么是“工业精神”?这是人们在工业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工业精神是由工业的特性所决定并贯穿于工业实践活动中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体现了工业发展的规律。 它一方面约束工业从业者的行为,是工业组织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它又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包含三大要素是:专业、分工、效率。达成最终效果是:规模效应!其基础是:科学精神、契约精神、精细管理、工匠精神,再加上创新服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植工业精神、做好创新服务。 主持人:张教授,您觉得“工业精神”是否也可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结合起来呢? 张少华:习总书记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核心内容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振兴”是所有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振兴,其他都是空话。 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结合推进:1、以工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发展缺乏的不是资源,是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模式。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让农村的经济很难高速发展,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让农村的小作坊式的产业难以形成规模,这正是需要对乡村产业进行工业化改造,把“分工协作,规模效益”引入乡村产业,让乡村经济实现专业化、效率化发展。 2、用生态思想保护乡村的绿水青山。留住绿水青山、留得住乡愁,这才是乡村与城市的区别,才是乡村最大的优势所在。不能延续城市化的发展路径,绝不允许把农村再发展成一个个模块化的城镇。这正是以生态思想发展乡村经济的着力之处。这里更强调一个“特”字,让乡村发展有别于城市,通过特色,做专、做强,从分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 3、用互联网思维促进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各种生产要素匮乏,产业发展缺乏体系支撑,尤其是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不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疾,而解决这个问题正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最大长处所在。因此,城乡互联互通,让农村信息流畅,把最新的工业化成就引入乡村经济,才是对乡村发展最大的帮助。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乡村经济的现代服务体系,盘活乡村优势资源,把各种生产要素引入乡村经济发展,让乡村产业形成体系化、规模化发展。 主持人:植入“工业精神”,服务乡村振兴,张教授您在这方面还有什么样的思考? 张少华:我认为今后还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1、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培植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促进城乡农村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其实质就是分工与协作。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只有专业才能把事业做专、做强、做大。 2、完善现代经营体系,壮大新型产业主体。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就是要建立乡村产业体系化的生产体制,形成规模效应,用工业化的模式运营乡村产业发展。 3、强化电商平台建设,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通过实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项目,打造农业电商平台,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推进电商供应链整合和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订制农业等新型农产品销售业态发展。就是搭建乡村产业与城市经济的联通平台,让乡村与城市高速对接,让乡村的资源出得去,让城市的人财物资源进得来。形成满足乡村经济发展要素集成,推进乡村产业的高速发展。 4、构建产业支撑系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市场化导向,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合理引导工商资本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就是要建立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体系,激活乡村经济要素资源,让这些生产要素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其功效。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属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在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工业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所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更要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漳州关键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才能不断开创我市工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今天非常感谢张少华教授做客漳州新闻网演播室,详细介绍什么是工业精神,深入探讨了如何以“工业精神”服务乡村振兴。再次感谢张教授,我们下期访谈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