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才是有灵魂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具有千年历史,文脉也在一代代人的精心守护传承中生生不息。福建省钱币协会理事、漳州文史专家林南中就是其中一员。 ![]() 三十多年来,林南中对闽南文化的收藏、研究触角深入到诸多方面,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涵盖古钱币、侨批、老照片、古牌坊、古村落等领域。从这些浓缩文化、凝结时光的老物件及古建筑中,深入探究历史往事的细枝末节,讲述并记录漳州历史,为进一步宣传闽南文化努力搭建桥梁。 钻进“钱眼”解读历史的底色 林南中长期就职于漳州农行,可以说是天天和钱打交道。最初对钱币的兴趣则是源于家中保存的一些老银元。“这些银元到底是什么来历?”在好奇心驱使下,林南中从高中开始就经常向一些钱币同好学习。很快,他就解开了自己家老银元的“身世之谜”了。由此,林南中对货币身上所蕴藏的文化产生浓厚兴趣,逐渐走上了研究收藏之路。 “珍藏在漳州民间的‘番银’,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货币,它们是漳州海丝文化的重要物证。”林南中讲述了“番银”和漳州在海上丝绸之路至关重要的地位。“每枚经过我手上的钱币,我都要探究它背后的故事。”为了研究收藏品背景,他的足迹遍布闽南及东南亚一带诸多与货币金融及侨批有关的遗迹、遗址,拍摄了上万张有关地域金融货币的照片,为闽南货币金融研究留下十分珍贵的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南中基本上把曾在漳州流通的货币进行比较系统地梳理,并集结成册,出版了《闽海币缘》《漳州外来货币概述》等书籍。 ![]() 林南中和记者分享了收藏货币过程中的一个故事。漳州收藏界之前曾有一枚货币,上面的图像是一位西方国王,但是,没有人知道其历史来源。“我特别不甘心,漳州外来货币的背景都想努力破解。”林南中暗下决心,查阅大量资料,最终了解到这是一枚货币来自早已消失的古罗马帝国货币。这枚货币也证明了漳州明清时期对外经济交往已经非常广泛。 打开侨批感知乡愁的温度 在林南中的收藏研究中,侨批也是重要的内容。侨批,又称为“番批”,是从海外寄来的附带款项的书信。侨批也记录了海外侨胞异国他乡艰辛创业的足迹,是珍贵的乡愁记忆文献,也是重要的海丝文化遗产。 近年来,林南中先后参与编撰和整理出版《闽南侨批大全》《侨批与海上金融之路》,参与举办多场侨批展览。2019年,一场“家国情怀记忆遗产——侨批与金融历史文化展”在漳州开展,林南中的藏品惊艳亮相,吸引很多人关注。 ![]() 藏品中,一封1936年由菲律宾经厦门“光远信局”收寄至漳州南门头的侨批让林南中印象深刻。这是一位在海外的叔叔许田螺写给内地侄儿。信笺内容如下:“近阅新闻,咱厝平静安定,余甚慰无忧矣……今备付大洋贰拾大员,至即查复便报……”林南中介绍,这封批信虽寥寥数语,但可以看出在南洋谋生的许田螺对故土乡亲的牵挂,而对自己在海外的辛劳却只字不提。这种情系桑梓的内容,是许多侨批的共同特点。侨批不仅寄来了侨胞海外打拼的血汗钱,也寄来了对家乡浓郁的深情和期盼,更能让人体会“家书抵万金”。 “侨批最真实,是反映漳州华侨历史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林南中不仅停留在收藏,对于侨批的宣传,他也是不遗余力。“我都小心收藏着。兴趣的事情一样一样坚持做,到了一定的时候,我再集结成册,让后人能够通过侨批更直观地了解漳州历史。” 探寻牌坊唤醒尘封的记忆 做田野调查是林南中业余时间的“必修课”之一。他也常被散落在传统村落里的土楼、牌坊等古建筑所吸引。“历史本身会说话。站在这些建筑前,好像就是跟古人对话,历史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空的距离缩短了。” 涉猎老牌坊,林南中是从接触漳州古城的几座牌坊开始的,“这些是当时闽南建筑艺术一种很杰出的反映。”林南中还发现漳州很多隐藏于乡村及古道上的老牌坊。多年来,林南中的足迹已经踏遍全市所有的乡镇。在他看来,发现、重估、输出文物价值,挖掘整理传统村落里的知识点、智慧点、保护点,至关重要。2013年,在市人大的支持下,由林南中主撰和摄影出版了《漳州老牌坊》,详细记录84座牌坊。追寻的脚步并未打住,截至目前,林南中搜集研究的牌坊数量已经将近100座。“列入保护的都是大家比较了解的,还有一些遗落在各个角落的,我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些都找出来。” ![]() 在探寻过程中,苦和累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林南中去南靖找一座嘉庆年间的贞节坊。这座贞节坊原来位于南靖到龙岩永定的一条官道上,后来官道改道后,整个上山的路已废弃,杂草丛生。当他来到当地时,村民只肯为他带路到山脚下。于是,林南中就背着相机,一手抓杂草,一手拿着镰刀,硬生生砍出一条路。最后终于找到了,拍照记录下来。林南中感慨道: “像淘宝一样,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是跑空的。但是找到了就填补了空白,就感到一切特别值得,什么苦啊累啊的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需要的是兴趣上的浓厚、情感上的敬意和行动上的守护。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漳州人,林南中用文字、图片、影像去记录,传承城市文脉,守护文化乡愁,已经内化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帮助他将每一步都走得更有底气! (漳州新闻网记者 郑来珍 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