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文体旅融合发展协奏曲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这座新旧交融的城市,焕发着贯穿古今的魅力。回眸“十三五”,一张文体旅融合大发展的答卷在漳州大地上奋力书写。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优选模式。“十三五”期间,漳州深入践行融合发展模式,用一张张成绩单生动阐释文体旅融合发展“1+1+1>3”效应。 文体旅融合发展 城市品位再提升 “十三五”期间,漳州全面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夜间经济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7月20日,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夜间经济融合发展大会召开,有效推动漳州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夜间经济产业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 2020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女排娘家”基地项目正式开工!一个集中国女排精神展示地、中国女排训练首选地、市民全民健身聚集地、体育旅游观光目的地、全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综合示范区等为一体的“中国女排娘家”基地将成为漳州中心城区新地标。 ![]() 同日,漳州三宝广场项目正式开工,将在漳州城西打造大型商业综合体。随着漳州“中国女排娘家”基地核心馆、三宝广场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投用,漳州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文体旅业态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提升人民幸福感 ![]() 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新馆建设基本完成,其中市博物馆、艺术馆新馆于2020年国庆期间正式投入使用。县级文化场馆也加快建设,龙文区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全市现文化馆(艺术馆)12个、图书馆11个、博物馆11个和公立美术馆2个。全市累计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00个,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打好文体旅融合牌 唱响绿色生态歌 ![]() “十三五”期间,漳州城市公园建设工作践行生态理念,立足漳州实际,以实施城市生态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为契机,相继建成投用城市公园14个。其中,市区投入城市园林绿化资金约76亿元,新增城市公园9个、新增城市公园绿地面积5130亩、新增绿道143公里。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84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46%,建成区绿地率达41.33%。由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组成的“五湖四海”等城市公园。荔枝海公园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入选“三边三节点”省级重点示范项目,西溪郊野公园、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漳州古城保护开发建设等项目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回眸“十三五”,漳州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福利更加饱满,城市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 文体旅融合促产业升级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升级,全域旅游发力,全市旅游经济指标持续稳健。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经济指标呈降幅外,2016年至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从2660.55万人次增至4642.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97.63亿元增至660.74亿元,旅游经济指标增幅较大,位居全省前列。 来源:漳州新闻网 记者:邹美玲、郭涛、王鹏程、李立平、沈昊鹏、曾婷婷 制作:叶果、杨珺 配音:吴颖芳 监制:赖雄伟、陈益雄、吴荣光、黄远林、罗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