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径仑村,明朗秀丽的乡村风貌十分吸人眼球,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依仑新村,这个自然村已经实现联通、移动、电信、广电、强电五线下地,靓丽的乡村天际线,给人以随时能拍出大片的既视感。村民觉得环境改善了、视野变好了,每天在村里散步惬意无比。 径仑村位于长泰枋洋镇西北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只经历了四任党支部书记,他们一任又一任接续奋斗,共同把村庄打造成如今的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看着依仑新村的变化,回想当初还在为实施地灾点整村搬迁而奔走,径仑村第三任村支书的王石发感受颇深:“当时选择的新址占用了一组的农田,征地时村民不理解,后来通过耐心地入户做思想工作,争取了大家的支持,依仑新村才得以建成。” “为建设新的家园,当时很多人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各级党委、政府和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在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依仑新村村民蔡为民由衷感慨。 2019年,径仑村两委商议决定,对依仑新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并试行管线下地。2021年,依仑新村推行强电、弱电管线下地,实现村容村貌的华丽转身。蔡为民说:“美丽乡村就要有这样的模样。” “2021年初,我们应村民要求,对依仑新村进行一期管线下地的扫尾,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全部完工。目前,依仑新村二期工程已经开工,管线下地工程已完成。我村的大福内自然村管线下地工程也已开工。”径仑村党总支书记王阿东介绍。 依仑新村已经走过13个年头,从新村的选址规划,到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再到现在的人居环境提升,都离不开历任村党支部的群策群力,他们用真情实干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王石发说:“径仑村民风淳朴,历届村党支部包括村委会的干部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心为民办实事。” 已经82岁高龄的第二任村支书王矮猫感触深刻:“上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我个人先带头,对每个村民也都做通了思想工作再去实施计生。当村支书,要对得起党对我们的信任,对得起人民的信任。” 王矮猫任上的24年时间里,他带领乡亲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串连起各个自然村。“我任村支书时,径仑村有11个生产队,有山有人没路。我把修路的任务分配到各个生产队,发动各位队长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把路开起来。”王矮猫动情地说起当年的经历。 径仑村村部就是在王矮猫任上建成的,如今变成了老人、孩童、年轻人活动的场所。 党旗漫卷,山水焕然。70多年来,四任村支书接力发展,如今的径仑村已经变成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幸福家园,乡村振兴之路正在徐徐展开:人居环境方面,全村推广管线下地工程,弱电管道已铺设约5公里,即将完成整村弱电下地;裸房整治有序推进,截至今年5月底,全村190户裸房整治全部开工,现已完成165栋外墙装修;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光鱼养殖、大棚蔬菜、蜜桔种植等特色产业,建起385亩光鱼养殖基地。 “当时换届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选好下一届的班子。新一届班子所做的努力与工作,得到全村群众的肯定,我个人的感觉,班子还是选对了。”王石发说。 王阿东说:“径仑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我这是第四任支部书记。径仑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前几任书记给我们打下的良好基础,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万山磅礴看主峰。乡村要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就在去年,径仑村党总支被评为五星级党组织,获评2020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含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在村子面貌的变迁中,四任村支书看到了自己奋斗的历程,也看到了时代留下的印记。就这样一任接着一任干,王阿东作为现任“接棒人”,经常到王矮猫和王石发两位前任书记家中,探讨乡村振兴发展的途径。这是汇报,也是请教,更是一种传承。 径仑村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紧邻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加上优越的自然资源,种养殖业和旅游发展潜力很大。不久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党支部书记武国胜应邀到径仑村为村子做国土空间规划,武国胜建议径仑村围绕生态生产生活等方面,突出光鱼养殖产业,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观光型、垂钓型第二产业,把径仑村打造成生态宜居、村民生活富裕的村庄。王阿东认为,未来的径仑,要从规划抓起,长远的发展才有章可循。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带领村民逢山开路的王矮猫,到积极发展产业、转变村民思想的王石发,再到全方位规划乡村振兴的王阿东,径仑村历任村支书都传递着同一种理念:时代在变,实现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的思想不会变。 ⊙戴辰芯 苏祝巧 蔡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