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漳州要闻

从教30多年初心不改,积极为乡村教育鼓与呼,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兰臻—— 坚守三尺讲台 点亮一方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21-07-25 09:03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王心如  王心如
字体:【

  ⊙本报记者 吴丽燕 文/供图

  兰臻(右三)向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党员老师了解乡村教育的发展情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一结束,回到学校的兰臻顾不上喘口气,一头扎进工作室,和青年教师们分享此行的所见所闻和收获,开展《乡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结题研讨。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兰臻现任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1988年,17岁的兰臻成为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名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33年来,兰臻始终以“弘道、正德、厚生、初心”八个字鞭策着自己,在小小的三尺讲台,描绘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参加工作第二年,兰臻参加习作教学比赛,从全市第一比到全省第一。比赛期间,兰臻与4位同事前往上海学习,为了弄清楚一些教学问题,他们连夜赶往小学语文名师贾志敏家中。虽素未谋面,但贾志敏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解答了他们的疑惑并给予了许多鼓励。这一次经历让年轻的兰臻对“名师”有了新的认识,她说:“名师不是只有高超的技艺,而且要对素不相识的人一样充满爱。”此后,兰臻一头扎进教育这方水土,开始扑腾出一朵朵浪花。

  荣誉接踵而至,从2007年的全国模范教师到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从福建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到省特级教师……兰臻展现了自己身上不服输的拼劲,而这些都与当年贾老师的鼓励息息相关。

  2018年,兰臻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积极为乡村教育鼓与呼。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到振兴乡村义务教育,从多渠道提升乡村教育软实力到培育乡村师资探索教育公平新模式,兰臻的四次议案都与乡村教育有关。2019年全国“两会”,兰臻在代表分组审议中建议,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她的建议被充分肯定,并正式写入2019年中央预算报告。

  为什么把目光聚焦乡村教育?这是许多人曾向兰臻提出的问题,每一次都让兰臻陷入回忆。在多年前的一次音乐公开课上,坐在兰臻身边的一名教师一边观摩教学一边默默流泪。“真羡慕城里的学校,学生有机会享受这么多乐器、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原来,这是一位乡村走教教师,由于教育资源稀缺,她需要在周末骑自行车往返于多个乡村校园,为孩子们上音乐课。兰臻恍然意识到,城市中唾手可得的教育资源竟是乡村梦寐以求的,这令她深受触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2013年,“兰臻名师工作室”成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获批“乡村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兰臻开始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为乡村教师打造一套培养体系。兰臻说,教育资源不够好的情况下,有了一名优秀教师,就相当于有了好资源。

  八年来,“兰臻名师工作室”开办10期“乡村种子教师”培训班,共培养了750多位乡村教师,工作室团队走遍漳州市各个县(区),开展送教下乡94场次,参与师生达9000多人。

  “培训班除了技能传授,更是在点燃火种,唤醒乡村教师的成长愿望,给他们向上生长的力量,然后再去影响更多的人。”兰臻说,“以漳州市实验小学为圆心,工作室形成了名师组织、同伴互助、项目引领、研修一体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名优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教科研的示范引领作用。”

  除了对乡村教师的帮扶,兰臻也没有忘记乡村的孩子们。每到暑假,兰臻就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起,带上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书籍,奔赴民族乡和革命老区,与当地的老师们一起走进留守儿童的家,给孩子们送去一份关爱,让边远山区的孩子能读上课外书,读好书、多读书。

  “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提升,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兰臻一直坚持的心愿,她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

  责任编辑:王斯锥 陈岩 徐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