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致力“五个率先”建设“一海九湾七基地” 朝着“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阔步前进 今后五年,东山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率先推进全域城镇化、率先推进全岛景区化、率先推进海洋产业生态化、率先推进闽台融合品牌化、率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化,高标准建设“一海九湾七基地”,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岛·富美新东山”,朝着“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阔步前进。 美丽海湾 姜克红 摄 党代会现场 陈思佳 摄 五年来: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8.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7721元 连续2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全国信访“三无”县 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 水产养殖“向湾外突围”,打造前楼“海上田园”牧场试点 水产养殖面积11.4万亩,产值42.8亿元,年均增长9% 新引进旗滨玻璃光伏光电基板材料、太阳电缆海缆等产业龙头项目 开发游艇、帆船帆板、风筝冲浪、凯景水世界等旅游项目 建设铜陵古城、鱼骨沙洲、苏峰山等一批景区景点 建设悦华、扬逸山轩、庄园、马里兰等高端酒店 深入开展“五海”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91.9% 森林覆盖率27.86% 全岛绿化率94%以上 建设53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公路78.2公里、市政道路81公里 实施451个乡村振兴项目,成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县 新建陈城污水处理厂,长山尾、城垵2个污水处理厂试运营,铺开建设全岛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建设354个民生补短板项目 新建续建20个学校项目,新增1.17万个学位 新增病床位271张,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健康促进县 在全市率先实行县社会福利中心及乡镇养老院“公建民营” 成为全国服务退役军人工作“十大典型”之一 创建“党旗领航·共铸五心”党建品牌 建成谷文昌干部学院,打响谷文昌精神“红色品牌” 意识形态考评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创新“一镇一孝廉”廉政教育等基层治理典型 1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讲忠诚,讲信念,讲能力,讲团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实施“红色东山”党建工程。实施“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谷文昌式干部培育选树”计划,各领域党建提升,“飞蝶”人才引进“四项计划”。 3坚持严字当头,层层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建立作风建设、移风易俗、权力制约、容错纠错机制“四项机制”,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生态治理,实施“九大工程”: “一廊道三林区”木麻黄种植,在路边、田边、海边、景区边,实施以木麻黄为主要树种的绿化种植。 八尺门海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实现“海堤贯通、海水流通、海域连通”,实施海域常态生态治理。 东南部沙滩修复,完成乌礁湾“排骨滩”整治,打造“沙白岸绿”乌礁湾。 东山湾-诏安湾生态保护,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广植普种红树林,构建3000亩滨海宜林岸带。 城乡污水收集体系,实现全岛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全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92%以上。 “四条河道”整治,完成铜砵埭沟、东赤港、石埔溪、东英溪“四条河道”整治。 盗采海砂整治,实现县辖1800平方公里海域盗采海砂监管整治“全覆盖”。 “海陆滩”垃圾清理,实现海上、海漂垃圾“时时控、日日清”,保护好东山蔚蓝海域。 “两违”整治,对占用林地、耕地进行新建抢建的违法行为,露头就打,依法依规坚决处理。 (二)全域旅游: ●建设“十大景区”: 南门湾景区,打造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网红打卡湾区。 屿南湾景区,打造有自然风光、文化底蕴的清新浪漫湾区。 马銮湾景区,打造国际化滨海休闲度假湾区。 金銮湾景区,打造山海联动、文体旅融合的活力湾区。 澳角湾景区,打造淳朴静谧的渔家风情湾区。 西埔湾景区,打造休闲垂钓、海上观光的亲海生态湾区。 铜陵古城景区,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景区。 苏峰山景区,打造占地步步有景观、处处有特色的“山海生态公园”。 鱼骨沙洲景区,打造千亩“水上沙洲乐园”。 凯景水世界景区,打造集海洋馆、儿童娱乐、商业配套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拓展“八大业态”: 红色培训游海上运动游登岛串岛游休闲垂钓游 文旅影视游婚纱摄影游浪漫吉他游全域乡村游 ●完善“八大配套”: 智慧旅游配套高端酒店配套高档民宿配套 旅游标识配套游客服务中心配套 旅游交通配套旅行社配套导游配套 (三)工业商贸: ●提升“一区两园”: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打造“百企入驻、千岗引才、万人就业”的产业新平台。 海洋生物科技园、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园,突破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带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 ●壮大“四大产业”: 海洋食品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基地,海洋食品医药产业规模达200亿元以上。 玻璃产业,建成旗滨玻璃光伏光电基板材料项目,玻璃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新材料产业,完成太阳电缆海缆项目建设,电缆产业产值超过40亿元。 消费服务产业,建设“四街区”夜间经济工程,鼓励企业商户“小升规、下转上”,实现消费全面升级。 (四)海洋产业,构建“1126”产业格局: 1个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完成“九大渔港”建设,基本建成产业融合示范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1个东山岛海产品全球集散基地,谋划建设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打造形成东山水产“产供销”全产业链。 ●2支船队: 近海捕捞船队,完成全县近1000艘近海捕捞渔船更新改造。 远洋捕捞船队,建设海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远洋捕捞产值占比达20%。 ●6个片区: 下西坑生态养殖片区,完成下西坑3万亩海域养殖改造任务,打造“海上田园”牧场试点。 铜陵皇金鲍养殖片区,建成规模超5000亩的皇金鲍养殖基地,带动鲍鱼产业链产值到2025年达13亿元以上。 岐下体验养殖,推动2万亩海域养殖全部“泡改胶、木改胶”。拓展渔旅结合、渔业体验等业态。 乌礁湾深海养殖,规划拓展2万亩的深水养殖片区,培育“仿野生、纯天然”深水养殖品牌。 大产浅海滩涂养殖,完成大产海域养殖设施升级,打造3000亩浅海滩涂养殖示范区。 水产良种育苗,建设鲍鱼、石斑鱼等良种育苗科研基地,打造1-2个国内知名的水产良种品牌。 (五)对台对外开放,拓宽“六个通道”: 海上客货通道,完成城垵水域对外开放,完成对台客货码头建设、旗滨万吨级码头升级、东山港改扩建工程。 电商物流通道,申请开通“东山—澎湖”直航航线,培育跨境商品聚集商圈,打造内地寄往台湾的邮件、包裹“中转站”。 关口贸易通道,争取配套政策,放宽对台湾准入标准,对台小额贸易达3.2亿元,完成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县创建。 台企创业通道,实行台资项目管理便利化改革,到2025年全县台企60家以上,产值超亿元台企5家以上。 人才共享通道,吸引台湾教师、医技、旅游、海洋产业等专技人才到东山就业创业,打造台湾人才聚集“洼地”。 文化交流通道,推动东山关帝庙联合申遗,借助关帝文化、东山台湾同乡会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对台文化共融、情感共鸣。 (六)城镇建设,实施“六大建设”: 地标建设,建设占地超100亩的东山发展广场,打造东山“地标式”城市综合体。 市容建设,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形成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 路网建设,建成迎宾大道延伸段,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建设新一中校区等周边配套道路,打通“断头路”,打造城市旅游景观路。 绿廊建设,构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优美城区。 休闲设施建设,建设城区公园、口袋公园、健康步道等一批利民、便民的城市休闲设施。 天际线建设,打造“闽南味、东山风”的海岛“风景线”。 (七)乡村振兴: 完善“一个规划”:推进全县村庄规划编制。 ●建设“五类乡村”: 组织“示范村”,每个镇至少打造特色党组织5个、树立乡村党建品牌3个。 产业“特色村”,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以上,全县特色农业总产值保持稳定增长。 美丽“宜居村”,构建“马背山墙燕尾脊,红瓦石勒鸽子灰”的海岛建筑风貌,成功创建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县。 文化“活力村”,保护全县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修缮古屋、古厝、古民居、乡村祠堂,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活力。 乡风“文明村”,推动“一约四会”“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制度全覆盖,淳正乡风民风。 (八)民生事业,抓实“七心工程”: 称心教育,构建优质均衡、群众满意的教育服务体系。 暖心医疗,打造漳州南部医疗服务中心。 贴心养老,让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舒心住房,完成全县危房改造,加强对人才住房支持力度。 放心用水,完成红旗水库扩容工程、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安心环境,实现“平安乡村”网格全覆盖,成功创建“无毒示范岛”,严管重点领域安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顺心乡风,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文字由 东山县融媒体中心 提供 责任编辑/方一凡 吴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