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上8点,龙海区少体校核酸采样点,忙碌依旧。 ![]() 9月16日晚,在龙海区少体校核酸检测点,石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名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亮出党员身份,为市民提供周到的检测服务。 ![]() 龙海蓝天救援队等志愿者自发来到现场引导市民 “党员珊”“党员参”,白色防护服背后的这几个字,格外显眼。石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珊”和“参”,两人合力,做咽拭子取样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她们俩从早到晚没停歇,身边的消毒水按了又按,手里的长棉签转了又转,防护服里的衣服湿了就没干过。“大家都这样,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是应该做的。”手部消完毒的“珊”,淡淡笑着说。 石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管理员小彭是入党积极分子。她坐在角落,盯着电脑屏幕仔细核查刚刚录入的信息数据,身旁摆放着一箱已录入好的核酸采集样本。“小彭,快过来看下这个怎么回事?”左前方10米处,采集通道的信息登记员正回头向她“求助”。小彭迅速起身,一路小跑过去。背上,“打杂的小彭”几个手写字也一起跟着防护服扭起来。 作为核酸检测点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指导,现场登记出现任何问题时,她总是随叫随到。将现场采样信息录入、收集后,并不是当天工作的结束。把当天的核酸采集样本“点对点”运送到检测机构后,再负责统计上报检测信息。忙完这些,已是晚上12点。“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希望我这个打杂的,能为抗击疫情做出一份贡献。” 晚上九点半,一天的忙碌,画上了句号。做了一整天的“无名氏”,脱下防护服,她们又成了妈妈、妻子和女儿。她们的名字,叫彭莉、陈宝珊和钟碧参。 ☉记者 张旭 文 饶超毅 黄子君 图 责任编辑:林堃 蔡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