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节至,我市驰援“疫”线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倾吐心声 守护你
有邻有我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中秋。 没有亲友相聚登高赏月,没有博饼声四起,孩子们回到家里,老师们重新当回“主播”,还有更多人坚守基层一线,甚至忘记中秋节已至。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医疗队紧急集结,驰援疫区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是,下沉一线助力疫情防控的党员干部;她们是,一面抱着孩子一面连夜收拾行李的妈妈;他们是,在支援抗疫号召令下秒回“请战书”的护士;他们是,坚守核酸采样点,浑身被汗水浸透,双脚磨出水泡,仍继续工作的医护人员…… 昨日,时值中秋,我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透过镜头倾听他们一个个勇敢的故事,记录他们与家人“云端”话团圆的场景。 我们也期望,这次疫情散去后,他们“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市文旅局副局长杨勇琦: 夫妻携手共战疫情 21日晚上刚组织开完协调部署会的杨勇琦赶到自己挂钩的杨厝村,为即将开展的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前期准备。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他不仅需要统筹管理、调配急诊科的人员和物资,还要与其他村干部一道处理一线工作,非常不容易。 派驻台商区后,他始终把做好片区的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夜以继日驻在村里,“沉”到干部群众当中,和大家共甘苦、同进退。作为带队组长,他主要负责杨厝村、蔡店村和埔尾村的支援工作。辖区拥有联盛纸业等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大。杨勇琦带头深入企业沟通,与企业联动宣传,对个别不配合身份查验和核酸检测的人员耐心劝说,做到核酸检测不漏一人、应检尽检。入夜后,又帮助做好标本运送、清场收拾等后续环节。每天他都是最后一批走的那个人,在村里每一名干部群众的眼中,这位“初来乍到”的驻村领导,真的很不一样。 现在,他所在的原单位已有20多人参与预报名,准备参与下一轮支援台商区的防疫工作,自己的爱人作为市直机关的干部也已报名。“共产党员的这份忠诚使命,让我们夫妻在彼此的鼓励中共同前进,将小家融入大家。”杨勇琦说,“虽然没能跟家人一起过中秋,但要把‘亏欠’家人的日子都记起来,等将来退休了,再慢慢地还。” 市审计局三级调研员张伟成: “每天虽累但值得” 张伟成才刚吃完今年的第一口月饼,便又和村干部来到自己驻点挂钩村,开始入户摸排居家隔离对象的最新情况。 张伟成是市审计局三级调研员。自17日派驻台商区以来,他就坚持深入一线走访了解挂钩村实情,由于每天都会去村里走访,部分村民都已跟他相熟。“老张,你放心咯,我们一家人都居家隔离,不会出去给大家添麻烦。”有时候他进门还没开口,村民就已经抢先回答。 他挂钩的团结社区尽管辖区比较大、比较分散,但他还是坚持每天走访摸排,同社区干部一起,面对面答复群众的疑惑,提醒他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坚决服从社区管理,并根据摸排情况及时制定社区防范措施,张贴疫情防控出入管控制度,确保人员不随意走动。 “每天的运动步数都在两万以上,虽然很累却也值得。”张伟成说道,“在与病毒做斗争的道路上,只要我们走得快走得好,我相信就能迎来胜利。” 团市委副书记高国亮: “防疫离不开党群共建共治共享” “我曾在2015年至2017年到角美镇挂职锻炼。在这次疫情发生后,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为这里再做点什么。”团市委副书记高国亮说。在市委发出支援号召后,他还没来得及跟家里商量,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高国亮负责的辖区中,万益学府小区被列入封控区。在他眼里,这是真正的前沿一线。抵达台商区当晚,他一刻也坐不住,第一时间就穿上防护服,深入小区了解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后期工作开展。 他积极发挥所在工作单位的优势,发动17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小区防疫当中,负责近400户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配送、核酸采样检测现场引导等工作。无论是挨家挨户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宣传发动,还是大量生活物资的配送,他都十分注重细节的把控,亲力亲为抓落实,特别是对人员底数摸排,他还通过各种核查方式反复印证,生怕有任何遗漏。在高国亮看来,“既要党员带头做,又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防疫工作离不开党群共建共治共享,这样才能织密防控网”。 市委军民融合办规划督察科科长沈秋明: “希望努力能换来大家平安” 21日凌晨5时多,微微晨光打破了台商区金鸿社区的宁静。刚刚从辖区云龙小区检查回来的市委军民融合办规划督察科科长沈秋明回到驻地,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整,略显疲惫。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时刻想着人民。”沈秋明说,9月17日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后,他第一时间回家打包行李,当天就赶赴金鸿社区。自从17日进驻该社区的那刻,他就不停歇地参与到当地的疫情防控中。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他走遍辖区内现有12个小区,迅速了解摸排社区情况;为了推进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他现场参与协调核酸采样检测点的布置,与台商区工作专班沟通,解决物资配送、垃圾专线收运等问题…… 时值中秋,沈秋明哽咽道,“这次中秋不能跟家人团聚略显遗憾,但也希望这次的逆行能换来大家的平安。” 市二轻联社三级调研员陈国宏: “群众的事都要全力去办” 在锦宅村的各个抗疫卡口上,市二轻联社三级调研员陈国宏仔细询问着来往群众的信息。作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支援台商区的一员,他冲在第一线,争做疫情防控的“服务员”“劝导员”“战斗员”。 面对家庭亲人,这个中秋节他也有牵挂。但面对疫情,高温下、夜色中,哪怕是在参与台商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深夜,仅仅休息了两个小时,隔天只要一个电话、一个微信通知,他便会义无反顾地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不管是在会场商讨、还是入户劝导检查,抑或是在村道的防控检查点,他都不辱使命、尽职尽责。 村里有位群众需要到市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因交通管制出行不便。他在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及时与区里的工作专班协调沟通,为该群众的出行开了“绿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陈国宏说道,既然选择了到这里来参与支援,就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用我们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换来社会安宁。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95后”干部蔡婉玲: “年轻给我们勇气和力量” “我是年轻人体质强,先安排我!” “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 …… 这一句句要求参与一线防控的话语,是从蔡婉玲的嘴里说出来的。她是一名来自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95后”干部,是此次支援台商区的市直党员干部中的年轻干部之一。虽然年轻,这些话却显得铿锵有力。 为群众测量体温、为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统计人员信息……蔡婉玲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年轻给我们勇气和力量,我们要无怨无悔去书写青春。”她说道。 蔡婉玲所在的龙池居委会毗邻厦门,是台商区“东大门”,人员往返漳厦频繁,给疫情防控和核酸筛查增添了很多工作难度。自17日派驻上岗以来,她就与身边的战友一道入户排查,走遍辖区内12个小区,尽可能摸清辖区情况,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连日忙碌的她甚至在周边人的提醒下,才想起这是中秋夜,拿起手机与父母亲互道节日的隔空祝福。“这么多人齐心努力,社会就会早日回到正轨,相信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也不会远了。”她向记者说道。 漳浦县中医院医护人员陈丽婷: 接到号召令,第一时间接力“我可以” “妈妈,中秋节的月饼我们给您留着,等您平安回来!”中秋节前一天,漳浦县驰援莆田医疗队的队员陈丽婷和两个女儿视频聊天。看着镜头里乖巧的女儿,陈丽婷不禁泛起泪花。 陈丽婷是漳浦县中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9月12日,当漳浦县卫健系统发出支援莆田的号召后,虽然家里两个女儿年纪尚小,陈丽婷还是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当陈丽婷收拾好衣物准备离开时,陈丽婷的大女儿紧紧扯住她的衣角,不让她离开。“妞妞,妈妈知道你和妹妹需要我,但现在莆田那些时刻都有可能被感染的孩子更需要妈妈。”听了妈妈说的话后,大女儿含着眼泪,懂事地慢慢松开妈妈的衣角,轻声地嘱咐了一声:“妈妈,您一定要平安回来。” 这已经是陈丽婷到莆田支援的第9天,由于原先在莆田居住的酒店被安排为定点隔离点,陈丽婷所在的医疗队则不得不被安排居住在泉州惠安。每天早上起床,他们要乘车两三个小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核酸检测,然后连续忙活十几个小时,再乘车两三个小时回到酒店时,时常已是凌晨两三点。“每到一个地方完成采集后,当地的居民和工作人员会一起鼓掌向我们道谢,这时心里就会觉得很温暖。”陈丽婷坦言,虽然每天累到几乎虚脱,但当地居民的热情和肯定让医疗队的队员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作为一名党员,面对疫情,我责无旁贷。”陈丽婷表示,在这中秋佳节,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祈愿万家平安与团圆。 ⊙林惠卿 市中医院医疗队队长林惠娜: 为孩子进行检测,动作特别轻柔 20日下午,当电话接通时,市中医院医疗队队长林惠娜和队友们正在休整。“前晚通宵工作到早上7点多的7个队员正在休息,其他13个队员继续出任务。” 15日下午,林惠娜与队员到达台商投资区后,当晚就投入核酸采集工作中,5天来,轮战各个采集点,几乎每天都到凌晨才收工。 “一线工作唯一觉得辛苦的就是,天气闷热时穿着防护服,浑身都是湿的,特别难受。”林惠娜说,因为防护服穿脱不方便,他们都是尽量坚持到收工才脱,“为了避免上厕所,我们都不敢喝水。”在他们的行李袋里,湿疹膏是必备品之一,“长时间汗水浸泡,有的队员会长湿疹。”林惠娜说,手套是塑料材质,密不透风,每次脱下来,满满是汗水,酸臭味刺鼻。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每每为孩子进行核酸检测时,她总是动作轻柔,耐心引导。让林惠娜和队员们特别感动的是,每次采集完,不少小朋友会竖起拇指为他们点赞。“很多小孩还会给我们90度鞠躬,说你们辛苦了,那一刻我们的疲惫都消失了。”队里儿科护士陈周娜动情地说。 这也让她想起家里的孩子来,“已经5天没见到我的孩子了。”修整间隙,林惠娜和家人用视频通起电话来——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都乖乖的,你也要注意身体。”视频那头,两岁多的儿子奶声奶气地说,婆婆蔡文花在一旁也叮嘱着“注意防护,注意休息”。“作为医务人员的家属,既心疼又光荣,心疼的是她工作辛苦,光荣的是,我们能为防疫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蔡文花说。 ![]() ⊙记者 陈晓云 见习记者 陈嘉珉 文/供图 南靖县总医院护士黄玲桐: 日均为一千余名群众做核酸采样 “疫情不可怕,我们很快就会胜利归来!”9月19日晚,支援莆田的南靖医务工作者黄玲桐正在通过视频连线与家人交流,互相鼓励。 黄玲桐是南靖县总医院的护士。9月12日,她与19名医务工作者响应号召,前往莆田市仙游县支援核酸采样工作。“从深夜两点开始为村民进行核酸采样,一直到第二天七点多才结束。”在视频中,黄玲桐将镜头转向现场,镜头中前来进行核酸采样的群众排起了数条百米长的队伍,“我平均一天为1000余名群众做核酸检测,通宵采样也是常有的事。” 黄玲桐告诉笔者,核酸采样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休息时间有限,因此医务工作者容易疲劳,“保持精力充沛是保证高效采样的关键。”黄玲桐说,“我们随身携带一盒助眠药,每当有睡眠不好的同伴需要休息时就分享半片,帮助同伴快速入睡,恢复精力。” 每隔两三天,黄玲桐的丈夫黄伟敏就会与她进行视频聊天,“平时我们不敢主动和她视频聊天,怕打扰她工作,只能等待她打电话来。”黄伟敏告诉笔者,为了不影响黄玲桐的工作,夫妻主要以短消息的方式进行联系,“家里的事情我都会操持好,不让她担心,家人就是她坚强的后盾。” ⊙庄伟杰 云霄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护士汤丽芬: “脸上的口罩痕,妈妈别心疼” 9月19日晚10时许,驰援莆田疫情防控的云霄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护士汤丽芬来不及吃晚饭,趁着休息间隙打开微信视频通话,提前与父母互道节日祝福。一把小手机接通两地相思,汤丽芬忙不迭地向家人汇报今天的“战绩”。就在刚刚,她与同事连夜作战,在莆田市先锋村完成3500多份核酸采样任务。 眼见屏幕那头,女儿脸上泛白的口罩痕,以及被汗水浸湿的头发和衣物,母亲徐文花有些心疼,时不时叮嘱孩子要随身带杯姜母茶提神暖胃。“丽芬去支援莆田的事,我是通过新华网一则连线新闻才知道的。这些天,我们老两口一直手机不离手,等待她电话报平安,期待新闻里报送莆田疫情防控好消息。”聊及汤丽芬请战出征的事,徐文花的言语间有怜惜,但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徐文花笑言:“我和他爸爸能做的就是无条件支持丽芬,帮她带好两个娃,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莆田平安胜利归来后,我们一家子再一起分享‘古早味’月饼。” “90后”汤丽芬是云霄县“疫”线战士之一。近期云霄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分4批次抽调105名医务人员驰援莆田仙游、漳州台商投资区等地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又到中秋时,月圆两地知,身处异乡的云霄逆行“大白”仍坚守岗位、连续作战,守护着万家团圆梦。 ⊙郭扬 责任编辑:陈岩 陈慧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