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1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图片报道

诏安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21-10-07 15:24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宁

诏安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诏安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突出“重点”着力生活品质再提升

  “以前我们这条路是土路,坑洼不平,运青梅很不方便,一到下雨天摩托车就容易翻倒,现在这条路修得特别好,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看着宽敞的马路,诏安县霞葛镇坑河村的村民老江笑得合不拢嘴。

  在了解到坑河村青梅运输销售困难,诏安县霞葛镇采取“道路围绕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的建设思路,全镇发起“道路工程”,兴修机耕路、硬化路面,改善道路条件,让农机、肥料运得进来,青梅运得出去。实现建一条道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果农正在青梅园内采摘青梅 沈乾生 摄

  “这条路虽小,却能切实解决我们山区农户的忧心事。我们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记牢群众的‘微心愿’,通过小切口、小事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霞葛镇坑河村包村干部林莉说道,一桩桩小工程、小道路,聚沙成塔,便成了全县落实民心民意的大工程。

  诏安县将人民群众每一个“微小”的愿望放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清单上,从小微处着手,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今年来,全县完成已建户厕摸排1.98万户;排查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2个;排查农村黑臭水体清单102条;推动15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重点项目3个;创建美丽庭院218个……

  抓住“特点”着力乡村振兴再发展

  “这几年我们都跟着种植八仙茶,收入比去城里打工还高哩,村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生活也越来越好。”诏安县白洋乡汀洋村村民老沈说。

  诏安县白洋乡汀洋村地处闽粤边界,背靠八仙山,是诏安八仙茶的发源地。近年来,诏安县汀洋村立足资源禀赋,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思路,采取“产业+党支部+贫困户”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势相结合,村党总支书记牵头成立了八仙茶专业合作社,提供采茶、制茶、晒茶、种植茶苗等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30多户贫困户增强造血能力。

  党建引领,依托乡镇特色形成致富新思路,为农户创收提供了强有力的引擎。通过“党建+产业扶贫”的模式,诏安县推动了一系列农村特色产业落地。7月初诏安县完成青梅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上报,9月上旬获省厅批复,落实2021年中央财政资金2500万元,由太平镇、红星乡、霞葛镇、官陂镇及农业农村局承接项目资金建设。该项目将涉及脱贫村25个,辐射带动脱贫户1604户,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支撑服务、品牌宣传推广、联农带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五大工程共23个子项目。

诏安八仙茶农采茶忙

  突破“难点”着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今年来,诏安县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和“六比一看”竞赛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的困难事、烦心事,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福建省新胜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新入驻诏安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地处工业园新区C区,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而公司主要从事环保给排水管和电工线管线槽、通信电力管等的生产销售,对用水、用电、排污要求较高。针对这一情况,诏安工业园区及时靠前服务,对接县电力相关部门和福建绿之地投资有限公司,仅用一个半月,投入70万元,帮助其解决排水排污和电力配套难题。

  企业稳下来,人才更要引进来。为解决部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诏安县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省外招工做法,开创“网上直播”“线上招聘”“以工引工”、下乡“点对点”精准招聘、多部门“联合”招聘等模式,打造用工服务专列,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来诏就业,今年来,共开办招聘会18场,其中线上招聘会2场,直播招聘会1场,线下招聘会15场,为企业招工1000余人,输送实习生百余人。

福建新胜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盘管。

  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投资近400万元启动建设四都水库应急工业供水项目,解决环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水难题;计划投资约1.3亿元打造小微创业园西区项目,发挥工业园区对产业的聚集、引导、辐射、带动作用,吸引现代服务业企业在诏安的落户和孵化……诏安县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推进工作、解决难题相结合,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等问题,用“妈妈式”服务推进亲商、安商、富商政策落细落实,助力建设“富裕”“美丽”“亲和”“幸福”新诏安。

  ⊙黄照贤 侯宁 陈琳琳 文/图

  责任编辑:林堃 林思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