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以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为抓手,狠抓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 ![]() 鸿渐村“城市绿洲” 打好党建引领“组合拳” 7月1日,台商区鸿渐村一座集研学教育、校外实践、党建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侨乡自然学堂基地、侨乡旅游农业观光园和夜间经济区——“城市绿洲”正式开园。 近年来,鸿渐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支部“筑堡垒”、党员“当先锋”,引导党员在环境整治、乡风塑造、乡村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该“城市绿洲”正是盘活闲置多年的52亩村提留地建设而成,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稳定收益,让党建工作走进群众、融入生活,也实现党建阵地由室内向户外延伸、由党员向群众覆盖,广泛凝聚党心民心,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惠从党来”,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鸿渐村的“城市绿洲”仅仅是台商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近年来,台商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作用,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由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锤炼、成效在一线体现,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乡村振兴道路的一条红线,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强有力推进。 台商区还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漳州台商投资区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加强整体谋划,完善政策措施,为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遵循的方向。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仅2021年就安排乡村振兴工作经费3000万元。 ![]() “美丽庭院”引朋来 绘就美丽乡村“锦绣图” 台商区杨厝村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动妇女广泛开展“一清理二拆除三整治”活动,清理屋后杂草杂物,拆除乱搭、乱建、障碍物,整治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畜禽污染。同时该村率先开展寻找“美丽庭院”活动,引导组织广大群众和家庭参与建设“美丽庭院”,将“美丽庭院”串成一道道风景线,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台商投资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寻找“美丽庭院”作为推动“六比一看”中“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建设品质提升竞赛活动”的一大抓手,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不仅营造了村村竞美丽、户户争出彩、人人齐参与的浓厚氛围,还带动村民素质的提升,涵养文明村风、良好家风。目前,该区已寻找确认了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户75个,市级“美丽庭院”33个,省级“美丽庭院”15个。 寻找“美丽庭院”只是台商区近年来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台商区还把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逐步实现村级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治污效果良好,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和提升。 在埔尾村低干渠,记者看到,澄澈的河面上倒映着岸边古树,两旁的护栏沿着河道静静伫立着,成为埔尾村一道靓丽风景线。近段时间,台商区埔尾村多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施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旧貌换新颜,获得周边村民频频点赞。 埔尾村低干渠的完美蜕变,得益于台商区立足民生、改善环境的魄力和智慧。自2017年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先后多次会议研究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成立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污水处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攻坚领导小组,抽调处级领导、科级干部、村主干等三级干部共100多名参与其中,科学制定河道社会化管养方案,对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源分类治理,力求做到区域主要河道水面清洁、排洪通畅。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台商区持续打造出更多群众身边的“幸福河”,一幅“清水绕村庄,美景入画来”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 黑臭水体整治后的埔尾村低干渠 黄惠绿 供图 激发乡风文明“潜动力” 乡村振兴,美育不能缺席。台商区立足本土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深厚的人文积淀,进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在杨厝村独具风格的闽南古厝林氏义庄、杨氏家庙,每逢双休日,不少来自厦门和漳州等地的游客喜欢到这里“打卡”。近年来,杨厝村规划建设了商业街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改造提升丁厝社庵前大潭公园,通过建设家风家训馆、图书角、国学讲堂等内容,以民风扬社风,以家训促家风,进一步丰富古厝的文化内涵,加紧让这里的乡村旅游更加成熟,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无独有偶,台商区西边村是著名的兄弟进士(黄可润、黄宽)之乡,该村积极发扬乡贤文化,修建乡贤纪念馆、家风家训馆,围绕“古训传善、贤才聚德、勤俭促廉、富美乡村”四个主题,穿插廉政文化及家风精神,再现当时名宅古迹、生产劳作、乡风民俗等风采,生动诠释了做人、处事、为官的真谛,让进士文化、乡贤文化扩大影响力。 “我们正全力打造‘村村有文化、村村有特色’的‘一村一品’文化格局,目前已形成廉政埔尾、慈善杨厝、红色南门、沙坂宋江八卦阵、石美舞狮龙、西边兄弟进士、埭头民间信仰等各具特色的村庄。”角美镇乡村振兴办副主任黄惠绿介绍道,台商区将继续整合各村文化资源,按照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倾力打造“一村一品”,带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确立1-2个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 台商区还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推进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评选,加快移风易俗、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开展,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上转变,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 福井村新村新貌 朱祥超 摄 下好现代农业“先手棋” 台商区沙洲岛位于九龙江中下游,面积近4000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文环境,孕育出了拥有“一节甘蔗甜四海”之美誉的沙洲甘蔗。 今年4月,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致力于推进沙洲岛现代农业发展,对其进行了现状保留式规划,与福建农亨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岛上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采用最新的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生产,其中一期项目已建设大棚40余亩,预计10月底投用。该项目将进一步拓宽沙洲农业的生产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示范的同时,增加发展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第三产业方面的收入,促进沙洲岛农业产业兴旺。而随着连续两届甘蔗文化节的举办,更是把这里推介向了外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带动沙洲岛产业融合发展。 沙洲岛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正是台商区打造“现代农业+旅游”的新品牌、新名片。角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届的“角美甘蔗文化节是以‘乡村振兴、庆祝丰收、弘扬文化’为目标所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盛宴,旨在为沙洲甘蔗产业的品牌建设、提质发展,搭建更好的推广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沙洲村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有效加快全区文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台商区还持续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通过选派百名党政人才下村庄,组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50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等全方位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此外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按照供需精准对接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发挥职业专长,到企业、基层开展科技服务,目前拥有省级科技特派员3人,市级科技特派员6人,区级科技特派员24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 沙洲岛建设高标准农业大棚 朱祥超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 台商区办公室 供图 责任编辑:朱祥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