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主站  >  漳州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21  >  百岁老人话党恩  >  往期回顾

张保文:跨越半个世纪的初心告白

您当前的位置 : 漳州新闻网    2021-11-15 09:30  来源:漳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2021年冬月的一天,我们从市区驱车约两个小时,来到诏安县四都镇东峤村,拜访“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百岁老人张保文。

  见我们到来,老人起身迎接,招呼我们坐下,老人胸前的纪念章,在阳光下闪着光。

  张保文今年102岁,身体硬朗,住在东峤村的老房子里。三个儿子另建新房,离老人不远。老人的每日三餐由三个儿子轮流照料,村里、镇上的党员干部定期来慰问他,日子过得宁静安逸。

  老人听力不是太好,我们凑近了交谈。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们跟着穿越时空。出生在旧社会的张保文,历经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和抗战年代,早年生活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听家人讲,我还在襁褓之中家道就中落了,我八岁被卖给了别人,小时候住的地方四面是荒山野岭,衣服破了补,补了穿,吃地瓜根、甘蔗渣充饥是常有的事……”

  “那时,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也许我早就死了。”诉说着往昔的艰辛时,张保文不时伸出食指,朝我们比划。

  

   
   

  新中国成立后,可谓“换了人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战天斗地,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因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1950年,30岁的张保文入了党,成为一名党员,1952年任职东峤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至1955年先后担任四都镇、桥东镇、深桥镇调查组长,负责调查农村生产技术事项。

  入党后的几十年间,张保文见证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农村,分田到户政策让张保文一家获得了5亩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回忆起当时种地和养牛,张保文思路清晰,记忆犹新:“养的那头母牛生了四头牛崽,第一头牛崽卖了180元,第二头卖了400元……”老人的脸上不时浮现出知足的表情。

 

  经历过艰苦,老人格外珍惜当下。“中国共产党好,现在人人都能找到工作,靠着劳动获得收入;现在的医疗保障越来越好,我记得有一次生病的时候,七八个人围着我救治,村里还经常有义诊的团队,定期给我体检;现在社会稳定,我的孩子、孙辈出门做事,我不怕他们有危险……”话语朴实,却是老人心中最真挚的告白。

   
 

  采访结束后,老人默默地收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对他而言,那是他的宝贝,连我都不知道收在哪里。”张保文的大儿子张呈春笑着说。

  记者:沈小琴/文 林颖/视频

  通讯员:沈良生 胡钦水 张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