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发展能级 拓展城市格局 漳州台商投资区持续做好项目招引、服务保障、城市配套建设,持续增加区域发展竞争力 【核心提示】 今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深入开展漳州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和“六比一看”竞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活力创新的厦漳同城化“桥头堡”和“先行示范区”、对台融合“先行区”。 ![]() 建设中的地铁龟山站 本报记者 沈昊鹏 摄 增动能 坚持项目为重 积蓄发展力量 在今年的厦门“9·8”投洽会上,台商区捷报再传,共对接洽谈内外资项目5个。其中,由新加坡丰树集团投资建设的丰树漳州食品供应链产业园,投资总额达525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46万美元,属于食品供应链项目。项目将运营及管理生鲜食材的采购、自动化生产及加工、标准化集中检验、新食品研发、冷链存储及配送等,建立生产、研发、配送、销售等一条龙国际智能化产业园,弥补该区食品大项目的不足。 这样的场景正是台商区不断迈出发展步伐的一步。漳州台商投资区总体按照“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的思路来谋划和推动产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重,坚持“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围绕特殊钢铁、汽车汽配、电子家电、食品工业、造纸及纸制品这五大主导产业以及新一代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力争每年招引和培育1至2家龙头企业。近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引进中科智谷、华晴卫星地面接收等高科技龙头企业落户,从而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该区还通过抓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漳州台商投资区全区工业投资20.08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8.56亿元,进一步引导企业在技改设备投资、贷款融资、建设高层厂房等方面加大投入,引导企业利用危机倒逼“练好内功”,确保全年实施59个项目,完成技改投资52.67亿元。 该区在新增规上企业方面发力,根据市级出台的扶持政策提出配套措施,紧盯临界规模工业企业、竣工新投产企业,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帮扶有望“升规纳统”的工业企业,确保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5家,限上商贸企业8家,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 国道324线北移工程二期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 朱祥超 摄 讲营商 强化服务保障 激发发展活力 既引来了“金凤凰”,就要想着激发它们的活力和创造力。台商区以真心诚意力挺,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持续推动“妈妈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0月4日,正逢“十一”黄金周长假,福建凯景新型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在结束了四天的生产设备检修后,30名工人正在两条生产线上忙着恢复生产。该公司设备部工作人员张国东介绍,本轮疫情来袭,尽管企业处于中风险地区,但一直没有出现停工。“区经发局第一时间到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产品交通运输、防疫物资调配等困难,尽可能地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低。”张国东说道,“这是我扎根在台商区工作的第24个年头,这里的一切总是让人感到安心。” 这样的服务正是台商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结合起来,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之一。今年来,该区深入开展百名干部下企业、百名干部下工地、百名干部下村庄“三百三下”活动,由区领导带着课题深入一线调研,发现问题99个,已协调解决53个,努力破解发展难点、治理堵点。此外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生活品质等9个方面实践活动126项,建立问题台账,逐条细化实化,目前84项问题已完成,切实把学习教育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台商区还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承接市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区内事区内办”。设立企业“绿色通道”,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到半天以内,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在28个工作日之内办结,承诺办事时限压缩率达50%以上。截至9月,区行政审批局共有29个单位入驻,服务事项总数达2144项,其中“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率高达95.8%,依托闽政通、漳州通APP,办理结果“邮寄办”,实现“掌上办”,进一步为企业、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大的便利,有效激发全区经济活力和增长动力。 ![]() 国庆期间,凯景新型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忙生产。朱祥超 摄 优配套 完善城市功能 促进产城融合 漳州台商投资区城市建设围绕“厦漳同城化‘桥头堡’”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重点凸显通山达江、有山有水、产城融合的个性,目前在角美老镇区的基础上已形成4.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核心区,完善一批配套,形成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该区加快城市更新进度,重点加快6个类别27个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建设,确保城市形象和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2019年底开工建设的厦门地铁6号线角美延伸段进展顺利,全线7座站点土建工程已全部施工。国庆期间,记者在龟山站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正在紧张有序地抓紧施工建设。为保障工程如期完工,该项目一直未停工,在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和工程安全施工的情况下,一手抓防疫一手稳建设。 龟山站位于整个延伸段的2标段。该标段总工程师杨川介绍,国庆期间整个标段共有347名员工坚守建设一线,采取两班倒日夜鏖战。目前龟山站至角江路站右线已挖掘440米,预计本月底可洞通;左线已挖掘252米。龟山站和文圃站车站主体本月将实现主体封顶,角江路站车站正有序开展车站主体施工,项目整体建设正按照工期计划稳步推进中。 抓住厦门地铁6号线角美延伸段建设的契机,该区实施“地铁带动”战略。着眼于“城、人、产”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开发利用好地铁沿线用地,整合轨道站点周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切实做好地铁经济这篇文章。其中社头站将规划建设以科技创新产业为重心,重点发展研发、孵化、企业总部等创新产业功能,形成科创服务、科技研发、创智制造、生活服务四大组团。龟山站将实行一体化设计,依托花海公园、龟山公园、联通港滨水区和地铁车站四大核心资源,塑造“工字形”公共空间体系及其步行贯通的蓝绿休闲环境。角江路站则发展总部基地、金融服务、行政办公、商务酒店等功能,构筑都市生态休闲生活,与龟山站“双站点”联动发展,打造一个集约高效的城市中心。 该区公路、城市道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完善,大通道、快通道、微通道等快速发展,构建起内畅外联的交通大格局。国道324线北移工程二期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工程全长13.26公里,按公路一级兼城市主干道设计,与龙江大道、一期工程连接起来,将成为与厦门、龙文、长泰等地互通的又一条便捷大道。 该区推动加快华侨城欢乐美港、国贸智谷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城市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力争尽快打造出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商业圈,尽快培育出1-2个带动性、示范性强的产业集群,真正做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 厦门“9·8”投洽会上台商区展馆吸引游客参观 ![]() 龙江新兴技术产业园位于角美东北部龙江大道边,规划用地12300亩,重点引进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 朱祥超 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 台商区办公室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