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素有“金漳浦”之美誉,依山傍海、四季如春、底蕴深厚; 这里,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活力四射; 这里,发展理念创新超前,科学规划、产城一体、阔步前行。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韵盎然,生机勃发的幸福漳浦。 一、印象漳浦 (一)漳浦概况 漳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毗邻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 漳浦建县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素有“金漳浦”之美誉,得益于千年历史的浸润,这里人文荟萃,山川形胜,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得天独厚; 全县下辖17个乡镇、9个农林盐茶场,陆域面积170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多。 (二)城市名片 漳浦拥有以下城市名片: 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 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文明县城 (三)宜居环境 漳浦气候宜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基本无霜,年平均日照211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90.3毫米。 漳浦是福建省县级城市的建设典范,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四)物产丰富 漳浦是鱼米瓜果茶之乡,拥有无核荔枝、龙眼、杨桃等本地优质特色水果,以及百香果、莲雾、芭乐、火龙果等台湾引进的高优水果; 漳浦是美食家的天堂,这里拥有“天下第一鲜”的河豚、号称海味珍品的鲍鱼、滋补上品生蚝、以及青蟹、基围虾等一系列生猛海鲜,这里还有远近闻名的传统美食漳浦填鸭、肉圆等,特色美食一应俱全。 (五)旅游胜地 漳浦拥有5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6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3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温泉资源点。这里有17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有山有海有古迹,有花有茶有温泉,是理想的休闲旅游之圣地。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知道,漳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地大物博,经济发达的千年古县,是一个让访客来过就容易爱上的城市! 二、活力漳浦 (一)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漳浦位于国家四大经济发展战略的交叉核心区域:分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古雷石化基地发展战略、厦漳泉同城化战略及海西发展战略。而从这张版图可以看到,漳浦地处五大经济圈中的海西经济圈,又占据海西的核心位置,可以说立足漳浦就可以辐射整个中国南方。 (二)交通路网高效便捷 漳浦介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为主体,港口、机场为依托的综合、立体、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厦门市区、漳州港、厦门国际机场在1小时经济圈内; 乘动车从漳浦站至厦门北站只需34分钟,至深圳北站2小时35分钟。 (三)营商环境优质高效 漳浦县的营商环境优质高效,2019、2020连续两年在漳州市各县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获得综合排名第一。 漳浦为企业提供以下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高效快捷一站式”套餐服务 “妈妈式”服务 企业开办“一次办”服务 工程建设项目“一条龙”服务 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 漳浦正在制定《漳浦县产业项目“快审快批快落地”实施方案》,实现联审提质、审批提速、服务提档、监督提效,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鼓励和引导企业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 漳浦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政策,来促进企业做强做大,这些政策包括: 重点项目“一事一议”“飞地工业”用地模式创新; 行业政策(工业、商贸); 综合政策(总部企业、企业上市、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中小企业); 保障政策(用地、人才、金融); 漳浦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育、浦籍人才回归等工程,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补助、引才"百人计划"补助、工科类青年人才补助、主导产业人才补助等人才政策,并提供个税返还、住房保障、子女入学、人才落户、医疗等服务保障。 (四)发展理念创新超前 漳浦全面加强科学规划,大力投入基础配套,大力构建三大特色经济体系,即工业经济体系、绿色经济体系和海洋经济体系。其中: 1.工业经济体系 重点打造富有核心竞争力的“2+3”产业体系,“2”是指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食品医药和家居建材; “3”是指清洁能源、高端纸业和精细化工三大新兴潜力产业,后面会有进一步的介绍。 2.绿色经济体系 漳浦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优现代农业转型,打造国家级的田园综合体。 3.海洋经济体系 漳浦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立足我县海洋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口岸功能,经略大海洋,奋力开创“海上伟业”。 (五)资源禀赋先天优势 1.农业资源充足:拥有种养水果18万亩、蔬菜27万亩、花卉5万亩、水产养殖25万亩的空间; 2.旅游资源独特:文物点1200多处、170公里的黄金海岸、27个优良海湾、上百个岛屿星罗棋布; 3.土地储备充足:万安工业园、前亭工业园、长桥木业产业园等新开发的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8.3万亩,其中已征用1.5万亩,可为大型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项目用地; 4.能源保障丰富:拥有海西天然气管网(即将投用),建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的变电站24座,同时境内水电、风电资源丰富; 5.人力资源一流:周边闽师大、漳州职业学院、漳州理工、漳州科技学院、漳浦职业技术学校等,年大中专毕业生2万人以上。此外,漳浦县大力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育、浦籍人才回归等工程,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补助、引才"百人计划"补助、工科类青年人才补助、主导产业人才补助等人才政策,并提供个税返还、住房保障、子女入学、人才落户、医疗等服务保障。 (六)生活配套成熟完善 漳浦拥有成熟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全县拥有基础教育阶段各类各级学校571所,其中省一级达标高中漳浦一中、二级达标高中4所、三级达标高中立人等,可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家,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2家;多家全国知名房地产商进驻,既有众多的中高档生活小区,在绥安园、黄仓园、旧镇园等工业园住宅小区,房价适中,可满足企业高管和员工的购房需求;拥有多家三星级以上酒店(其中五星级1家);多家集购物、休闲、餐饮等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商贸综合体。 小结:漳州次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理念超前,政策优、机遇好、市场阔! 三、产城漳浦 下面介绍漳浦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漳浦着力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即工业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加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发展八大文旅集群;加强城市建设,把漳浦打造成漳州的次中心城市。 (一)三大特色产业 1.工业经济 ⑴“2+3”体系 漳浦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做强“食品医药、家居建材”等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对这两大传统优势产业的铸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提升这两大优势传统产业的质量和规模,同时,利用漳浦独特的区位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精心培育“千亿级清洁能源、三百亿级高端纸业、百亿级精细化工”三大新兴潜力产业集群。 下面为大家介绍“2+3”体系的基本情况。 ①食品医药产业 食品医药产业是漳浦县传统优势产业,年产值超过百亿,规上企业36家,有天福集团(港交所上市)、万辰生物(深交所上市)、同溢堂等产业龙头,茶食品、休闲食品、食用菌、海产品等特色食品齐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各环节资源要素配套齐全。 欢迎投资商到绥安工业园、大南坂工业园发展食品精深加工、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等。 ②家居建材产业 漳浦现有家居建材产业规上企业119家,主要集中在木材加工、石材加工、皮革生产等。 欢迎投资商到赤湖工业园皮革加工制造、高档皮革后整饰及其下游配套,到长桥木业产业园高档家具及其他木制品,到万安工业园发展智能家居等。 ③清洁能源产业 漳浦光伏、风能资源丰富,具备清洁能源开发的天然优势,国家正在规划开发的闽南浅滩海上风力资源,主要位于漳浦的海域,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漳浦县内已投用的六鳌码头、规划实施中的将军澳码头均满足大型风电装备海上运输。 目前,漳浦正在赤湖工业园、六鳌镇规划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在万安工业园规划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用于发展光伏组件及风电装备的零部件。 ④精细化工 漳浦毗邻古雷石化产业园区,具备石化下游产业的区位优势,目前正在前亭工业园规2000亩精细化工产业园,用于承接高附加值的石化下游产业项目。 欢迎投资商到前亭工业园发展日用化工、化工制造及维修、橡塑加工、高性能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等。 ⑤高端纸业产业 联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在漳浦赤湖工业园加快推进,该项目年产390万吨林浆纸,是福建省同行业最大的项目,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漳浦发展高端纸业提供充足的工业原料。 欢迎投资商到赤湖工业园发展高端纸业、纸制品、印刷包装及其物流等。 ⑵工业发展载体 漳浦工业经济的发展载体,主要包括绥安工业区、赤湖工业区、万安工业园、前亭工业园、长桥木业产业园。 绥安工业区,是按省级工业区管理的漳州重点工业区,下辖四个工业园,即绥安工业园、黄仓工业园、旧镇工业园、大南坂工业园。 ①绥安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县城中心区北部,国道324线穿境而过。 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 交通条件:距高速互通口13公里,距高铁站4公里,距古雷港40公里。 产业现状:已有同溢堂、伟伊化纤、致易电子、敏捷动漫、碳瀛复合材料等多家企业,拥有40多个国家驰名商标、地方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初步形成生物医药、纺织轻工、电子信息、动漫玩具、新材料等产业。 ②黄仓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县城中心区东部,与县城中心相连,县迎宾大道两侧。 规划面积:9.66平方公里。 交通条件:距高速互通口5公里,距高铁站5公里,距古雷港35公里。 产业现状:已有革新金属、联颖工业、鹏利玩具等企业落户,初步形成食品加工、五金家电、包装建材、商贸服务等产业。 发展产业:食品加工、五金家电、包装建材(引进项目主要利用闲置厂房)。 ③旧镇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县城的东边,东部片区位于沈海高速西侧,西部片区位于县迎宾大道两侧。 规划面积:13.61平方公里,现有发展备用地260亩。 交通条件:高速互通口设在园区,距高铁站10公里,距古雷港20公里。 产业现状:有台玻、隆宝、玮柏、品琦等企业入驻,初步形成运动器材、自行车产业集群。 发展产业:运动器材、光伏组件、新材料。 ④大南坂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县城南边,与县城江滨南岸片区连接。 规划面积:13.72平方公里。 交通条件:高铁站设在园区,国道324线穿境而过,距高速互通口16公里,距古雷港25公里。 产业现状:现有企业80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15家,已初步形成食品加工、轻工制品、新型建材等产业。 发展产业:食品加工、轻工制品、新型建材。 ⑤赤湖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漳浦县东南沿海赤湖镇南部片区,国道228线南侧。 规划面积:12.87平方公里,现有发展用地1059亩,发展备用地1764亩。 交通条件:国道228线(沿海大通道)临区而过,距沈海高速互通口15公里,距厦门港50公里。 产业现状:园区功能配套齐全,建有日处理能力1.25万吨和0.25万吨污水处理厂各1座,日供水能力2.5万吨自来水厂1座和年供热量139.13万吉焦供热站1座。已入驻皮革、五金加工、风电装备等企业50余家。 发展产业:纸品加工、高档皮革、高端海洋装备。 ⑥万安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县城东部万安农场,经万安隧道与县城相连。 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10平方公里。 交通条件:距县城2.5公里,距在建的万安高速互通口和漳浦高速互通口均为5公里,距高铁站10公里,距厦门约84公里,距漳州港约65公里,距古雷约30公里。 发展现状:按省级标准化工业园区和市级示范工业园区打造的工业园,园区土地资源丰富,连片面积大,启动区已全部完成清表及地块平整,具备承接大项目或产业集群落户的优越条件。园区已建成万安大道、安义路、万绥路等主干道,现启动区内日供水能力2万吨,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建设,燃气管道正在规划建设。 发展产业: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 ⑦前亭工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漳浦县东北部,毗邻厦门自贸区,在厦门1小时经济圈内,是厦门港南岸重点建设的临港工业园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港口、产业规划和综合配套优势。 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 交通条件:距厦门岛55公里,与漳州市龙海区接壤;北至沈海高速港尾互通口17公里、南距赵家堡互通口18公里,东往228国道10公里,现有港佛线和省道201线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捷,北至漳州港码头25公里,南距古雷港码头59公里。 发展现状:现可供建设用地6500亩,基本实现“五通一平”。建有日供水能力6万吨自来水厂、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1座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东侧海岸有国家火山地质公园和总规划投资200亿元的厦门香山湾等2个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将配套学校、医院、国际酒店、客运码头、国际平价商场等设施。 发展产业:精细化工、精密仪器、新材料。 ⑧长桥木业产业园 园区位置:位于漳浦县中北部长桥镇,国道324线长桥路段两侧。 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6750亩),分为ABCDE等5个片区。其中,A区规划用地面积3233亩,现存可招商面积1155亩,B、C、D、E区规划中。 交通条件:距离漳浦县城20公里,距离漳州市区37公里,距离漳州港码头45公里,距离漳武高速东泗互通口16公里,国道G324线贯穿全境。 产业现状:长桥镇现有木业企业92家,占全县木业企业总数(127家)72.44%;规上木业企业55家,2020年度总产值30.2亿元,木业规上企业数占全县58.51%。主要生产建筑模板、家具用板和包装用板。 发展产业:高档家具及其他木制品产业。 ⑶项目准入条件 为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漳浦制定工业项目准入条件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 ①产业准入:工业项目需符合拟落户园区的产业规划定位,项目实行产业集聚,入园入区。 ②投资规模:项目原则上不少于5000万元,属高新技术类项目、国家鼓励发展类项目及产业集群项目不能少于2000万元。 ③投资强度:工业生产性项目原则上不低于200万元/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不低于300万元/亩。 ④土地产出率:工业生产性项目原则上要求年产值不低于400万元/亩或年创税额不低于15万元/亩。 ⑤项目联审制度:签约前由项目引办单位报县联审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审查核准,以进一步缩短后续审批流程时间。 2.三大特色经济体系之绿色经济 漳浦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和出口示范县、福建省农业大县、著名的鱼米花果茶之乡。 漳浦拥有丰富的农业、林业和海洋资源,已形成粮食、水产、蔬菜、水果、畜牧、林竹、食用菌、花卉苗木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荣获中国荔枝、龙眼、芦笋、花木之乡、“中国茶文化镇”等荣誉称号,是全国最大的冬季蔬菜对日出口基地之一、全省县级最大的鱼虾苗育种集散中心之一、福建省第一个供港(香港)蔬菜基地县。 ⑴主要发展方向 漳浦坚持突出高优种养业,培育规模型农业,打造点上示范基地和线上产业带; 突出新技术应用,在集成科技型农业上下功夫,加大水果、蔬菜、海产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强农业新技术运用; 做强水产业品牌,做大高优水果种植培育,培育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全力推动农业品牌化; 力争农林牧渔总产值超150亿元。 未来漳浦绿色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对花卉苗木、食用菌、药用植物等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并大力引进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高优现代农业、品牌订单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绿色经济产业。 ⑵绿色经济发展载体 漳浦绿色经济发展载体主要是依托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这是大陆首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规划面积30万亩,核心区面积5万亩; 按照“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宗旨,以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以及六个产业区的运作模式; 截至2020年,已入驻台企280多家,分布在18个乡镇场,其中创业台胞323人、就业台胞514人,涉及花木果蔬、水产渔业、茶叶产业、休闲农业、有机化肥、农产品加工及创客空间等行业; 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210多个,台湾先进种养殖技术50多项,推广种养殖面积43万亩以上,占全县农业种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 3.海洋经济 ⑴发展方向 漳浦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立足我县海洋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口岸功能,经略大海洋,奋力开创“海上伟业”; 主要打造临海工业、滨海旅游、现代渔业,旨在将漳浦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强县。 ⑵重点打造 依托沿海大通道,建设一批精品旅游产品,打造漳浦百里海景精品游线; 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产业,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壮大光伏产业。把漳浦打造成福建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培优做强水产种业,打造河豚、鲍鱼、对虾、石斑鱼等4个优质良种育苗基地; 全面完成旧镇湾、佛昙湾2个集中区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 编制海上养殖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六鳌、深土等6个现代一级渔港建设。 (二)八大文旅集群 在发展文旅产业方面,漳浦重点培育八大文旅集群,即中部生态休闲度假区、佛昙河鲀美食文化旅游区、灶山红色旅游基地、六鳌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梁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湖西赤岭文化旅游区、石榴红色旅游名镇、北部滨海旅游带。 1.打造四大旅游品牌 依托漳浦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山海资源,漳浦着力打造四大旅游品牌,即金色古韵、红色文化、蓝色滨海、绿色乡村旅游。 2.推出六大招商项目 ⑴石榴红色生态旅游项目 依托车本村内的古屋、古物、古树等文物,建设集研学基地、红军古道、革命食堂、红色营地、红色讲堂、车本民宿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体验项目,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体现红色经典文化的精品景观,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品牌。 ⑵两帝师文化产业园项目 以文化观光、青少年教育、周末休闲和两岸宗亲交流为主要功能,建设五部文化廊、四库书房、湖心岛生态餐厅、翰墨香林度假酒店、六公子避暑山庄、青少年传统教育园地等,打造极具人文品质的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产业园区。 ⑶“五里三城”文化旅游项目 以“五里三城”(赵家堡、诒安堡和蓝廷珍府第)为主体,配套提升各项旅游设备设施,开发建设星级酒店度假中心及文艺演出中心、文化展示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相关产业区。 ⑷佛昙河豚美食文化旅游项目 以漳浦县佛昙镇东坂村为核心,主要由河豚加工区、美食区、科普展示区、无公害养殖区、休闲渔趣区、酒店区、养生养老区、民宿区等组成。 ⑸龙溪竹文化产业园项目 依托南浦乡18公里的龙溪(南溪)溪滨景观带、3万余亩的山上竹林、1万余亩的平地竹林等生态资源优势,提升沿溪景观,开发漂流、山地竹林、万亩竹海等主题游乐、亲水休闲为主体的体验式生态旅游区。 ⑹六鳌古城项目 依托六鳌鳌西古村落、六鳌古城墙及关帝庙,打造48处休闲娱乐景点,配套开发建设其他商业设施,致力打造集美丽乡村、民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一体的古城旅游景区。 (三)漳州次中心 1.发展方向 漳浦正在聚焦建设活力迸发、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通过拓展城区总体框架、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努力把漳浦打造成漳州次中心定位城市。 2.重点招商项目 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到漳浦发展城市综合体和城市配套设施项目。 产业新城冉冉升起,富美家园邀您共鉴。漳浦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