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基本概况 东山县地处海峡西岸、福建南部,是全国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岛县,总面积248.9平方公里,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镇、户籍人口22.3万。 东山县是北回归线附近极其稀缺的海岛,“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动石景区、马銮湾景区、东门屿景区等风景名胜享誉海内外,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这里人杰地灵,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是理学家黄道周的出生地,谷文昌精神发祥地。 连续5年荣膺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食品工业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十大美丽海岛评选位居第一,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东山是投资的热土,兴业的福地。 重点发展产业和招商方向 海洋食品产业:东山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位于岛内西北部,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按“三纵六横”进行路网构架,配有污水处理厂、覆盖全园区的道路、供电及配套管网等公用基础设施。建立以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集研发、孵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着力发展与海洋生物类产品相关的上、中、下游配套企业。 重点招商方向:水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营养保健用品、通用厂房、仓储物流、研发中心、孵化基地等项目。 玻璃新材料产业:东山拥有高品质硅砂储量达2.7亿吨,含硅量高达97%以上,其规模、品位、质量名列亚洲之首,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硅砂生产基地。 东山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园位于岛内东北部,规划面积8264亩,园区已按“五通一平”标准化完成一级开发,建成覆盖全园区的道路、供电及配套管网等公用基础设施。园区主要以玻璃深加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新技术功能玻璃开发、生产,新型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及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电子制造业,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玻璃及新材料的重要产业基地。 重点招商方向:高端玻璃上下游产业链,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光伏产业、临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项目。 全域旅游产业:重点是加快生态旅游海岛建设,围绕“一海九湾七基地”,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十大景区”(南门湾景区、屿南湾景区、马銮湾景区、金銮湾景区、澳角湾景区、西埔湾景区、铜陵古城景区、苏峰山景区、鱼骨沙洲景区、凯景水世界景区),拓展“八大业态”(红色培训游、海上运动游、登岛串岛游、休闲垂钓游、文旅影视游、婚纱摄影游、浪漫吉他游、全域乡村游),完善“八大配套”(智慧旅游配套、高端酒店配套、高档民宿配套、旅游标识配套、游客服务中心配套、旅游交通配套、旅行社配套、导游配套),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重点招商方向:引进高端酒店、游艇码头、水上游乐运动、康养度假园、康养旅居配套体验、滨海旅游综合体、婚纱摄影基地、登岛串岛项目、海上运动竞技、休闲渔家、影视基地、乡旅体验、游乐综合体等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拥有海岛沙壤土质和南亚热带气候等自然优越条件,区位优势明显,水产品量大质优,对虾、鱿鱼、石斑、鲍鱼等闻名遐迩,是国家级鲍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东山鲍鱼”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是全省唯一获评全国农产品类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出口海捕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远洋渔业,推进海上牧场建设,建设全塑胶养殖渔排、海上休闲综合体,开展“海上田园”生态养殖试点。 重点招商方向:大澳渔港经济区、深远海装备产业、远洋渔业、海洋牧场、深海养殖、智慧渔业、海上休闲综合体、海水淡化等项目。 商贸冷链产业:充分发挥东山县海洋捕捞、海洋养殖及海产品加工规模优势,发挥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品牌优势,以大澳国家中心渔港为核心,建设以水产品为主体,集仓储、加工、交易、配送、集散为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国际海产品交易中心及冷链物流中心以及产业融合示范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 重点招商方向:现代化农产品专业交易中心,智能化生产加工仓储一体化,智慧冷链物流基地、综合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立体冷链物流网等项目。 |